2025年05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窗口
8 2/8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芜湖东路警务室构建平安和谐社区
· 贵阳观山湖检察“三强化”高效履职
· 海淀法院发布白皮书剑指“大厂”内部贪腐
· 滨州法治公安建设打出“组合拳”
· 以协同联动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 大冶公安“闭环管控”提升基层警务质效
· 禹州“钧瓷旅游特色法庭”助传统产业焕新

重复报警数量降五成 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
芜湖东路警务室构建平安和谐社区

( 2025-05-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①
  图① 社区民警带领义警在安徽省体育馆举办运动会期间进行巡逻防范。   图② 社区民警与辖区单位、物业公司等就居民投诉污水排放影响出行纠纷开展多元化解工作。 刘庆春 摄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作为安徽省首批“枫桥式标杆警务室”,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包公派出所芜湖东路社区警务室近年来坚持以构建平安和谐社区为工作出发点,探索建立警社联动共治模式,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风险隐患,在仅有一名民警和一名辅警的情况下,实现辖区去年重复报警量、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50%,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70%,刑事案件零发生,矛盾纠纷全部化解,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双提升。

  线上线下联动化解纠纷
  芜湖东路社区地处老城区,管辖面积约40万平方米,实有人口1万余人,辖区有12个居民小区以及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大型场馆、商务楼宇、高校、旅馆等场所,存在三无小区多、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等复杂情况,导致矛盾纠纷多发易发。
  然而,面对复杂的治安环境,社区警务室只有民警、辅警各一人,如何才能有效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
  “我们把打造平安和谐社区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分级分类、专群结合,建立起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平台载体,让群众不跑路、少跑路,就近解决急难愁盼事。”包公派出所所长叶明说。
  芜湖东路社区警务室设立了警民议事室、律师调解室,聚焦摸排来的群众关心关注问题,协调街道、社区等单位,与群众沟通、共同商议,推动问题解决。遇到涉及法律方面专业性强的问题,引入律师力量,提供法律咨询、纠纷化解等服务,提高调处公信力和成功率。
  辖区居民汪某因与前夫发生“争房”纠纷,一度有家不能回。虽然房产属于汪某,但其前夫阻挠其回去居住。社区民警得知后,联合律师、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展开调解,律师从专业角度释法,告知汪某前夫,汪某依法享有房子的处分权,民警与社区工作人员负责说理,特别是从影响其孙子读书生活的角度做其思想工作,终于将此事妥善化解。
  群众遇到烦心事,还可以与民警“云端议”。芜湖东路社区警务室民警董朝辉建立的“梧桐雨警民议事厅”,已加入群成员492人。每天都有群众给他发信息问询或求助,董朝辉和辅警刘庆春快速响应,提供线上线下同步服务。
  “有问题不能回避,必须直面解决,这样才能获取群众的信任,让大家有事就想到警务室。”董朝辉说,去年警务室共调处矛盾纠纷45起,已全部化解。
警社联动凝聚治理合力
  星辰花园小区过去是远近闻名的“问题小区”:垃圾乱堆、电梯老旧、拖欠暖气费水电费等十多万元……但如今,小区面貌大变样,不仅环境整洁卫生,邻里关系也其乐融融,小区外墙上还挂着一张大红色的献爱心清册,居民踊跃捐资捐物,为小区建设尽心尽力。
  这些变化是警社联合共治的结果。
  在包公派出所的推动下,芜湖东路社区党委牵头、社区警务室参与,以“党建统领与互助自治”双轮驱动,建立星辰花园党群服务站,统筹调动居民中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物业工作人员等,利用小区闲置资源打造“有事好商量”议事点和居民读书休闲娱乐场所,推进有温度的“熟人社区”建设,引导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社区‘两委’、业委会和警务室的民警、辅警每周都会轮流到党群服务站值班,发挥带领协同优势,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指导开展安全防范。如今小区里喝酒打架、偷盗现象都没有了,居民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芜湖东路社区党委书记常虎说。
  为了进一步凝聚合力,芜湖东路社区警务室和社区还挖掘党员代表,组建红色小区小管家队伍,推行党员双报道制度,凝聚社区不同隶属关系的党员力量,利用他们人熟、地熟、觉悟高、热情高、分布广的特点,主动参与社区治理。
  前不久,有住户因为卫生间渗水的责任问题产生争议,社区民警参与调解了3个小时,促成邻里握手言和;还有独居业主晕厥在家,被红色小管家发现异常,联系民警将其及时送医……在警社联动下,这样的暖心事还有许多。
  星辰花园物业公司经理王莉莉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大家都自觉把小区事当成自家事来办,邻里间的距离更近、感情更好。
群防群治筑牢安全防线
  社区警务室不仅是为民服务窗口,也是派出所主防的前沿阵地。
  芜湖东路社区警务室将辖区分为8个实体网格和4个商业群网格,组建由辖区物业工作人员、单位职员、群众治安积极分子和社区网格员组成的“同翊行”义警巡逻队,强化社区巡逻防控、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宣传等工作,有效缓解警力不足问题。
  “目前巡逻队共有队员23人,实行全天候有人在岗在位,特别是我们辖区体育场馆多,年均举办包括中小学运动会、舞蹈比赛等在内的大型活动50场次,巡逻队员配合民警承担安保巡逻任务,确保每一场活动顺利安全举行。”董朝辉说。
  借助包公派出所研发的社区智能化动态管理信息平台“E起做”,芜湖东路社区警务室组织开展辖区单位进行从业人员登记、管理信息上报,当群众遇到紧急情况或者发现风险隐患,也能通过平台上报,民警利用该平台调度就近巡逻人员先期处置,有纠纷可以及时通过“梧桐雨警民议事厅”协调相关人员参与化解。
  “两个大学生因为租房子吵起来了。”今年3月,董朝辉在“E起做”平台接收到群众反映一起租赁纠纷。董朝辉当即联合社区干部,将双方当事人约到警务室,了解到矛盾起因是不满租金分摊比例。经过两天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这起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社区警务室的群防群治力量具有群众性和广泛性,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数据赋能实战应用,将治安专业力量与群众力量有机结合,共同构建起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安全送达群众身边。”叶明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