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徐 宏 杨保华
2400余名90后民警成为侦查打击骨干,630名40岁以下青年民警入选集中攻坚专业人才库……近年来,湖北公安机关因材用人选人促“青警尖兵”成长。 “80后、90后民警思想活跃、个性独立,喜欢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做事。我们告别‘行政命令多、以理服人少,单向灌输多、互动交流少’管教理念,注重因势利导、因人引导,通过设置一系列育新、育才和育德机制平台,让青年民警辅警快速历练成长,充分发挥所长,实现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华丽蜕变。”湖北省公安厅政治部负责人介绍。 “个人工作室”磨炼真本领 不久前,胡冰又立功了。在她带队深挖下,在境外实施诈骗的45人电诈团伙在武汉落网。 胡冰是一名曾就读于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2021年加入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 当时,得知单位来了学计算机的博士,各警种负责人都抢着要。东西湖区公安分局党委研究后认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果断把胡冰放在最急难险重的反诈战队。 2022年,东西湖区发生一起裸聊诈骗案。“女网友”隐匿于境外,侦查一度停滞。东西湖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田栗想到了手上的“王牌”胡冰。 胡冰以作案木马为原点扩大搜索范围,发现嫌疑人搭建平台时有一个不起眼的漏洞,据此抓获团伙两名主要嫌疑人。 凭借过硬技术能力,胡冰破获电诈案239起,参与支撑抓获嫌疑人897名,打掉电诈团伙37个。 2023年,东西湖区公安分局成立了10人组成的“胡冰先锋队”,成员均为80后、90后青年民警,壮大了打击电诈力量。 2024年,胡冰被评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 2024年以来,湖北公安机关针对性招录11名博士补齐关键岗位短板,建立600余人的“基层优秀民警库”。 如何用好这些高精尖人才?湖北构建省市县三级侦查中心体系,设置岗位2000余个,吸引懂建模、会研判的专精尖人才对违法犯罪规律开展资金穿透和沙盘推演,寻找制胜“金钥匙”。 像胡冰一样发挥个人能力破最难的案、打最难的“怪”的尖兵,还有很多。 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石首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石宝强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坐在电脑前分析成千上万条数据,寻找犯罪蛛丝马迹。他领衔侦办了湖北首起“对敲型”地下钱庄案件。 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青年民警龚圣参与公安部编制无人机防控工作规范,是无人机防控领域专家。他以“龚圣工作室”为牵引,培育6名无人机持证飞手和6名穿越机专业飞手,组建3支专业快反队,让快反处置响应效率提升一倍,顺利处置扰航事件30起。 “深耕计划”助力厚积薄发 “遇到案子就兴奋。”这是同事对39岁李堃的印象。 从小酷爱计算机又极富正义感的李堃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职业——人民警察。 2008年7月,李堃从湖北警官学院毕业后到蕲春县公安局横车派出所工作。为拓展信息来源,他在黄冈首创网上QQ派出所。 2009年10月的一天,李堃收到QQ网友爆料,称蕲春有一伙酒托在网上发信息揽客,骗了不少群众。 这案子当时很新。因为懂网络,李堃担起破案重任,和同事网上网下联动,摸清了犯罪团伙组织架构,赴厦门和武汉将团伙一网打尽。 “他懂网络又肯吃苦,能钻到案子里去。资金链下贪婪的目光、数据流中诡异的信号,都让他兴奋不已。”发现李堃是个干刑警的好苗子,蕲春县公安局便将他从派出所调到刑侦大队。 此后,李堃经历两次遴选,2022年进入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工作。近两年,他带队研判支撑侦破的案值百万元以上诈骗案就达100余起,荣立个人二等功。 育苗先育沃土。湖北省公安厅实施因材用人、选人机制,推进年轻干部“深耕计划”,针对性选派厅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合适岗位培养锻炼,在民警升职、任职前开展专业性针对性谈话交流,给新警针对性安排“从警引路人”,多措并举让青年民警根据自身特点更好开展工作。 因为喜欢做群众工作,1990年出生的杜蘅从警十二载,撰写工作笔记12本,创新工作机制6项。她主导构建的“1+3+N”多元调解体系、“爱心警务驿站”惠及群众700余名。2023年12月,杜蘅任通城县公安局沙堆派出所所长,成为该县历史上最年轻的女所长。 “赛场选马”激发内生动力 “资金都打向同一个账号,她显然不是单干……”4月20日,十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王炳炜深挖一条卖淫嫖娼线索后,发现背后存在有组织犯罪情况。警方根据王炳炜的研判结果打掉组织卖淫团伙两个,抓获嫌疑人12名。 29岁的王炳炜曾在湖北省公安厅打击整治一体化专班学习一年。和省市刑侦高手同题共答、同台竞技,让他逐渐掌握涉网犯罪研判技巧。2023年,他入选全国涉诈资金查控业务骨干人才库和湖北省刑侦骨干人才库。 回到十堰,因为连续几个大案办得漂亮,王炳炜荣立个人三等功和二等功,2024年调任十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研判组组长。 近年来,湖北公安机关围绕规范执法、侦查办案、基层治理的实战急需,组建攻坚专班150余个,将它们打造成为青年民警敢打必胜的“战场”、战训合一的“练兵场”、比学赶超的“赛马场”(以下简称“三场”),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让想干事、能干事民警有施展才华的动力和舞台。 湖北省公安厅配套出台在集中攻坚行动中培养考察识别干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战时提拔表彰奖励机制,将表彰奖励向攻坚人才倾斜,引导年轻民警主动请缨参战。 “在这里不打杂、不跑腿,直接进入破案实战,让我更新了理念、迭代了战法、增长了才干,自己得以不断提升。”王炳炜说。 在“三场”历练成熟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多,人才裂变效应产出了更多“王炳炜”,全省公安机关拥有高素质研判人才6000余名。 襄阳民警王秀峰入选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家人才库、荆州民警祝希尧成长为市公安局侦查中心骨干。

|
|
从生力军到主力军
|
湖北因材用人选人促“青警尖兵”成长
|
|
|
( 2025-05-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徐 宏 杨保华
2400余名90后民警成为侦查打击骨干,630名40岁以下青年民警入选集中攻坚专业人才库……近年来,湖北公安机关因材用人选人促“青警尖兵”成长。 “80后、90后民警思想活跃、个性独立,喜欢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做事。我们告别‘行政命令多、以理服人少,单向灌输多、互动交流少’管教理念,注重因势利导、因人引导,通过设置一系列育新、育才和育德机制平台,让青年民警辅警快速历练成长,充分发挥所长,实现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华丽蜕变。”湖北省公安厅政治部负责人介绍。 “个人工作室”磨炼真本领 不久前,胡冰又立功了。在她带队深挖下,在境外实施诈骗的45人电诈团伙在武汉落网。 胡冰是一名曾就读于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2021年加入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 当时,得知单位来了学计算机的博士,各警种负责人都抢着要。东西湖区公安分局党委研究后认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果断把胡冰放在最急难险重的反诈战队。 2022年,东西湖区发生一起裸聊诈骗案。“女网友”隐匿于境外,侦查一度停滞。东西湖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田栗想到了手上的“王牌”胡冰。 胡冰以作案木马为原点扩大搜索范围,发现嫌疑人搭建平台时有一个不起眼的漏洞,据此抓获团伙两名主要嫌疑人。 凭借过硬技术能力,胡冰破获电诈案239起,参与支撑抓获嫌疑人897名,打掉电诈团伙37个。 2023年,东西湖区公安分局成立了10人组成的“胡冰先锋队”,成员均为80后、90后青年民警,壮大了打击电诈力量。 2024年,胡冰被评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 2024年以来,湖北公安机关针对性招录11名博士补齐关键岗位短板,建立600余人的“基层优秀民警库”。 如何用好这些高精尖人才?湖北构建省市县三级侦查中心体系,设置岗位2000余个,吸引懂建模、会研判的专精尖人才对违法犯罪规律开展资金穿透和沙盘推演,寻找制胜“金钥匙”。 像胡冰一样发挥个人能力破最难的案、打最难的“怪”的尖兵,还有很多。 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石首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石宝强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坐在电脑前分析成千上万条数据,寻找犯罪蛛丝马迹。他领衔侦办了湖北首起“对敲型”地下钱庄案件。 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青年民警龚圣参与公安部编制无人机防控工作规范,是无人机防控领域专家。他以“龚圣工作室”为牵引,培育6名无人机持证飞手和6名穿越机专业飞手,组建3支专业快反队,让快反处置响应效率提升一倍,顺利处置扰航事件30起。 “深耕计划”助力厚积薄发 “遇到案子就兴奋。”这是同事对39岁李堃的印象。 从小酷爱计算机又极富正义感的李堃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职业——人民警察。 2008年7月,李堃从湖北警官学院毕业后到蕲春县公安局横车派出所工作。为拓展信息来源,他在黄冈首创网上QQ派出所。 2009年10月的一天,李堃收到QQ网友爆料,称蕲春有一伙酒托在网上发信息揽客,骗了不少群众。 这案子当时很新。因为懂网络,李堃担起破案重任,和同事网上网下联动,摸清了犯罪团伙组织架构,赴厦门和武汉将团伙一网打尽。 “他懂网络又肯吃苦,能钻到案子里去。资金链下贪婪的目光、数据流中诡异的信号,都让他兴奋不已。”发现李堃是个干刑警的好苗子,蕲春县公安局便将他从派出所调到刑侦大队。 此后,李堃经历两次遴选,2022年进入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工作。近两年,他带队研判支撑侦破的案值百万元以上诈骗案就达100余起,荣立个人二等功。 育苗先育沃土。湖北省公安厅实施因材用人、选人机制,推进年轻干部“深耕计划”,针对性选派厅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合适岗位培养锻炼,在民警升职、任职前开展专业性针对性谈话交流,给新警针对性安排“从警引路人”,多措并举让青年民警根据自身特点更好开展工作。 因为喜欢做群众工作,1990年出生的杜蘅从警十二载,撰写工作笔记12本,创新工作机制6项。她主导构建的“1+3+N”多元调解体系、“爱心警务驿站”惠及群众700余名。2023年12月,杜蘅任通城县公安局沙堆派出所所长,成为该县历史上最年轻的女所长。 “赛场选马”激发内生动力 “资金都打向同一个账号,她显然不是单干……”4月20日,十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王炳炜深挖一条卖淫嫖娼线索后,发现背后存在有组织犯罪情况。警方根据王炳炜的研判结果打掉组织卖淫团伙两个,抓获嫌疑人12名。 29岁的王炳炜曾在湖北省公安厅打击整治一体化专班学习一年。和省市刑侦高手同题共答、同台竞技,让他逐渐掌握涉网犯罪研判技巧。2023年,他入选全国涉诈资金查控业务骨干人才库和湖北省刑侦骨干人才库。 回到十堰,因为连续几个大案办得漂亮,王炳炜荣立个人三等功和二等功,2024年调任十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研判组组长。 近年来,湖北公安机关围绕规范执法、侦查办案、基层治理的实战急需,组建攻坚专班150余个,将它们打造成为青年民警敢打必胜的“战场”、战训合一的“练兵场”、比学赶超的“赛马场”(以下简称“三场”),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让想干事、能干事民警有施展才华的动力和舞台。 湖北省公安厅配套出台在集中攻坚行动中培养考察识别干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战时提拔表彰奖励机制,将表彰奖励向攻坚人才倾斜,引导年轻民警主动请缨参战。 “在这里不打杂、不跑腿,直接进入破案实战,让我更新了理念、迭代了战法、增长了才干,自己得以不断提升。”王炳炜说。 在“三场”历练成熟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多,人才裂变效应产出了更多“王炳炜”,全省公安机关拥有高素质研判人才6000余名。 襄阳民警王秀峰入选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家人才库、荆州民警祝希尧成长为市公安局侦查中心骨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