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黄 辉 □ 本报通讯员 胡希权 胡志勇 一瓷越千年,文明跨山海。在江西景德镇,每一件瓷器仿佛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陶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保护陶瓷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文明根脉。”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汤媛媛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始终以司法之力守护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助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守护“千年瓷都”的创新创意贡献知识产权力量。自2021年4月成立以来,景德镇知产法庭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52件,结案率96.85%,调撤率63.02%。 守护陶瓷文脉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在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中,正是因为有了手艺人的工匠精神,才让陶瓷文脉延绵不息,陶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在某陶瓷灯著作权侵权案中,涉案作品是一件以手绘陶瓷杯作为灯罩的灯具,于某就涉案作品进行了版权登记,三某陶瓷公司在其网店销售近似的陶瓷产品并发布宣传广告。 景德镇知产法庭审理认为,某陶瓷灯作为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的立体造型艺术作品,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美术作品,三某陶瓷公司构成侵权,遂判令其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只有扎实办好每一起涉陶瓷知识产权案件,才能更好地规范陶瓷市场良好秩序。”景德镇中院三级高级法官吴海平说,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树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风向标”,以公正裁判助力陶瓷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同时,推出跨部门知识产权信用监管“红黑名单”制度,汇集陶瓷艺术、材料等领域专家及艺术大师组建陶瓷知识产权专家库,实现技术思维与法律思维优势互补,激发陶瓷产业发展“新引擎”。 多元化解纠纷 加强陶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聚各方之力,方成磅礴之势。 景德镇中院联合广东潮州、福建泉州两地中院率先在全国法院系统创建跨省陶瓷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签署多份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强化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衔接协作,探索建立融法、理、情于一体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携手共护“中华瑰宝”。 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根据瓷都地域特色,构建“一体二纵三横”知识产权立体式保护体系,促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为景德镇陶瓷施上了一层“法律釉”,助力陶瓷产业行稳致远;此外,设立多个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及司法服务点,让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 “实行纠纷多元化解,不仅能有效节约当事人维权成本,更能提高维权效率。”景德镇中院副院长张春红表示,下一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将进一步强化陶瓷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让知识产权纠纷化解跑出“加速度”。 开展法治宣传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强化陶瓷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是陶瓷文化持续繁荣的有力保障。 2024年10月1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拉开帷幕。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组织干警走进现场,通过摆摊设点、以案释法、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参展商和观展群众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以零距离宣传方式,增强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 近年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瓷”为媒介,深耕法治宣传,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白皮书和典型案例、举办陶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题研讨、制作维权手册等形式,积极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用服务的“加法”换取发展的“乘法”,切实让知识产权保护理念浸润人心。 据了解,截至目前,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法律“问诊”服务260余次,开展知识产权专题授课10余次。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汤媛媛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提升陶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探索具有景德镇特色的陶瓷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用陶瓷讲好法律故事,用法律讲好陶瓷故事,以法治力量擦亮千年瓷都“金字招牌”。

|
景德镇知产法庭探索瓷都特色保护路径
|
为陶瓷施上一层“法律釉”
|
|
|
|
( 2025-04-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黄 辉 □ 本报通讯员 胡希权 胡志勇 一瓷越千年,文明跨山海。在江西景德镇,每一件瓷器仿佛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陶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保护陶瓷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文明根脉。”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汤媛媛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始终以司法之力守护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助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守护“千年瓷都”的创新创意贡献知识产权力量。自2021年4月成立以来,景德镇知产法庭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52件,结案率96.85%,调撤率63.02%。 守护陶瓷文脉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在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中,正是因为有了手艺人的工匠精神,才让陶瓷文脉延绵不息,陶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在某陶瓷灯著作权侵权案中,涉案作品是一件以手绘陶瓷杯作为灯罩的灯具,于某就涉案作品进行了版权登记,三某陶瓷公司在其网店销售近似的陶瓷产品并发布宣传广告。 景德镇知产法庭审理认为,某陶瓷灯作为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的立体造型艺术作品,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美术作品,三某陶瓷公司构成侵权,遂判令其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只有扎实办好每一起涉陶瓷知识产权案件,才能更好地规范陶瓷市场良好秩序。”景德镇中院三级高级法官吴海平说,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树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风向标”,以公正裁判助力陶瓷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同时,推出跨部门知识产权信用监管“红黑名单”制度,汇集陶瓷艺术、材料等领域专家及艺术大师组建陶瓷知识产权专家库,实现技术思维与法律思维优势互补,激发陶瓷产业发展“新引擎”。 多元化解纠纷 加强陶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聚各方之力,方成磅礴之势。 景德镇中院联合广东潮州、福建泉州两地中院率先在全国法院系统创建跨省陶瓷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签署多份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强化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衔接协作,探索建立融法、理、情于一体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携手共护“中华瑰宝”。 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根据瓷都地域特色,构建“一体二纵三横”知识产权立体式保护体系,促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为景德镇陶瓷施上了一层“法律釉”,助力陶瓷产业行稳致远;此外,设立多个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及司法服务点,让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 “实行纠纷多元化解,不仅能有效节约当事人维权成本,更能提高维权效率。”景德镇中院副院长张春红表示,下一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将进一步强化陶瓷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让知识产权纠纷化解跑出“加速度”。 开展法治宣传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强化陶瓷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是陶瓷文化持续繁荣的有力保障。 2024年10月1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拉开帷幕。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组织干警走进现场,通过摆摊设点、以案释法、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参展商和观展群众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以零距离宣传方式,增强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 近年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瓷”为媒介,深耕法治宣传,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白皮书和典型案例、举办陶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题研讨、制作维权手册等形式,积极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用服务的“加法”换取发展的“乘法”,切实让知识产权保护理念浸润人心。 据了解,截至目前,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法律“问诊”服务260余次,开展知识产权专题授课10余次。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汤媛媛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提升陶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探索具有景德镇特色的陶瓷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用陶瓷讲好法律故事,用法律讲好陶瓷故事,以法治力量擦亮千年瓷都“金字招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