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6/9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法治之力促进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 知产警务联络官助企追回百万损失
· 平安影像
· 依法严惩侵权行为 倾力守护创新热情
· 为陶瓷施上一层“法律釉”

依法严惩侵权行为 倾力守护创新热情
北京检察多举措提升知产案件办理质效

( 2025-04-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你们销售的每一份盗版产品,都可能浇灭一份创新热情。”在提讯刘某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的主要嫌疑人时,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说道。经过检察官耐心释法说理,此案嫌疑人最终全部认罪悔罪,并全额退赔违法所得100万余元。
  一起起案件的成功办理,彰显着北京市检察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坚定决心。2021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立足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综合履职试点地区、集中办理全国80%的知识产权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等实际,在全市检察机关成立15个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办案部门。自成立以来,这些专业化办案部门与北京市版权局、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动协作,成功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检察案件3093件。
创新机制
  “在办理技术领域专业性强的数字版权案件时,我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推出‘法律+技术’等多项专业化办案机制,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质效。”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白云山介绍说,该院立足区域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的功能定位,着眼于法治保障科创企业原始创新成果,办理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
  在马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中,被告人马某为北京某知名高校副教授。经查,马某等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向某科研单位销售“某网络安全评测工具集”。截至案发,马某已收取对方预付款32.4万元。
  涉软件侵犯著作权案件的司法鉴定意见属于关键定罪证据。为此,检察技术人员专门为马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开展技术性审查工作,还组织了检察听证会,邀请各方专业人士提出观点,为检察官审查和采信司法鉴定意见提供重要参考。
  2024年8月,海淀法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马某等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至两年不等,并处相应罚金。马某等人上诉后,案件最终维持原判。
  白云山介绍称,为应对不断迭代升级的网络数据、数字版权等领域办案需求,近年来,海淀检察院专业化办案团队全面开展电子数据同步审查。办案团队紧贴专业化案件办理需要,对检察听证工作进行优化,建立起涵盖法学专家、技术专家、行业协会成员等多专业学科知识背景的听证员库,拓宽“检察+专业”视野。
随案会诊
  2024年11月,东城区检察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对刘某某等人提起公诉,这桩横跨四年的计算机软件侵权案进入大众视野。
  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未经某软件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刘某某雇佣李某某等人使用打印软件激活码、复刻U盘等方式复制该公司软件密钥、软件账号等,并通过多个电商平台销售上述侵权商品,销售金额共计900余万元。
  考虑到涉案金额高、案件疑难复杂等情况,东城区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经分析发现,在平台上多家店铺销售的某软件公司同一型号商品,价格不到正品的十分之一,注册这些网店的公司遍布全国多地,但发货地却相对集中。这些异常数据,引起了办案团队的注意。检察机关引导侦查机关从海量物流信息中锁定了制假窝点。在抓捕现场,警方查获了大量用于打印密钥的电脑、打印机和未拆封的U盘,关键证据被“一网打尽”。
  此案的办理中,检察机关还积极为商标权利方提供“随案会诊”检察服务,针对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某软件公司部分代理商以代理权为挡箭牌,真假混卖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为权利方在加强代理商管理和货源管理等方面提供完善供应链管理、开展动态监督考核等建议和对策,均得到企业的重视和认可。
深挖线索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主动应对不法分子将数字版权、云服务平台软件、数字商品交易平台软件等作为侵权牟利对象给司法办案带来的新挑战,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全国检察机关率先建立技术调查官库,首批聘请43名专家、技术骨干担任技术调查官,已参与办案46人次。
  针对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犯罪跨区域作案特征,北京市检察机关还建立了“必审、必报、必查”办案机制,即必须审查上下游线索,必须将线索报送至省级检察院加强指导并依法移送、接收院必须认真核查并及时反馈。2021年以来,三地检察机关已办理涉京津冀跨区域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33件,389人被成功起诉,深挖线索、追加起诉上下游犯罪69人,反向移送行政处罚31人。
  北京市检察机关还整合检察办案内部数据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首都版权协会受理投诉数据等,AI赋能精准打击盗版黑灰产业链。检察院12345智能解析程序可在30分钟内一键完成对30万余条投诉数据的数据清洗,可精准高效识别重点线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