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最高法发布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 京冀三家法院共设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
· 图片新闻
· 大连海事法院发布双语海事审判白皮书
· 以“求极致”精神审理每一起案件
· 河南法检两院聘任首批知识产权技术专家
· 河北首家知识产权法庭在雄安新区成立
· 吉林省成立首个农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站
· 上海宝山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检行衔接”机制
· 知产警官“一键联动”解决企业成长烦恼

贵港法院做实精细管理力促服判息诉
以“求极致”精神审理每一起案件

( 2025-04-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温鹏富 梁微

  定分不易,止争尤难。做实定分止争,是法院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如何把服判息诉功课做实?精细化管理是关键。《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贵港中院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案、管事,压紧压实各层级管理主体责任,做实“人人、案案、时时”的精细化管理,以“求极致”精神公正高效审理每一起案件,促推做实服判息诉。2024年,全市法院案件调解率达27.26%,实现连续三年上升,上诉率低至8.46%,均在广西排名前列。
推行“大调解”精管模式
  “感谢甘助理,我们的工资到账了。”近日,贵港中院民三庭法官助理甘惠芳确认6名当事人是否收到被拖欠的工资时,当事人开心地与她分享这一好消息。
  原来,因拖欠6名员工工资,林某的公司被告到贵港中院。甘惠芳在贵港中院民三庭庭长潘梅清的指导下,分别与林某和被拖欠工资的员工电话协商调解方案。经过一次又一次电话沟通和释法说理,双方最终签订调解协议,林某按照协议约定支付了拖欠的工资。
  这是贵港中院民三庭运用“法官助理先行调解+主办法官二次调解+审判长兜底调解”三个层级相结合调解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也是贵港中院推行“大调解”精细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方向明,则步履坚。2024年,贵港中院印发“服判息诉攻坚年”“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年”活动方案,推行全员、全过程调解,要求院庭领导、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都要争当“调解员”,把调解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
  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法院石卡人民法庭依托全市法院“大调解”格局,积极推行“人民法庭法官+书记员”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新模式,将法庭法官分流出来的案件,交由有一定经验的书记员开展调解,形成“法官示范、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
精准适用“首案示范”
  行政审判一头连着行政机关、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行政争议往往涉及较多的群体性纠纷,如何把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落到实处?贵港中院给出的答案是:关键在于“首案示范”的精细管理。
  “像我们这样被拖欠安置费的被拆迁户还有1135户,合计约1.29亿元。我们想起诉要回安置费。”覃某等人到港北区人民法院提出立案要求。考虑案件涉及群体性纠纷,港北区法院立即启动“四类案件”监管程序,决定采取“首案示范”方式,在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后,将覃某起诉的案件立作“首案”,进行示范审理。
  审理中,港北区法院依托贵港市两级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多次召开相关协调会,积极与有关部门和被征收户进行多次沟通协商。经过法院的不懈努力,最终促成当事人与房屋征收部门达成补偿协议,覃某也撤回起诉。随后,港北区法院积极与房屋征收部门沟通联系,指导该部门按照“首案”的处理模式,与其他1134户被征收户重新签订补偿协议。目前,安置费已全部支付完毕,案涉行政争议得以实质性化解。
  “首案示范”并不限于行政审判,涉民生领域的系列纠纷同样需要。2024年,贵港中院联合平南县人民法院,通过“首案示范+党委政法委协调、府院联动、协商调解”方式,妥善化解了困扰平南县思旺镇某小区52户业主6年之久的“一户一表”用电纠纷,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首案示范”的精细管理,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管理载体。2024年以来,贵港中院严格按照“每月一分析、每季度一会商”的要求,重点研判每一起系列案件办理情况,就如何依法精准适用“首案示范”提出对策。同时,贵港中院注重加强对下业务条线指导,对各业务条线办理案件遇到的问题,每季度明确一天,召开7次条线业务大讲堂,统一类型案件的裁判尺度和裁判思路。2024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5847件,受案量同比下降。
做实做细定分止争
  公平公正是基础,释法说理是关键,人文关怀是更高要求。2024年,贵港中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判后答疑工作的意见》,把释法说理延伸至判后,向当事人讲清依法裁判的理据,减少不必要的上诉、申诉。
  “我不认可这个判决,我要的利息是他签字确认的,凭什么不支持?法院为什么这样裁判?”覃塘区法院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进行宣判后,原告对判决结果提出异议。承办法官当场详细地向原告解释民间借贷纠纷中关于利息计算标准、法律保护的最高利率、裁判理据。经过耐心释法析理答疑,原告的情绪逐渐缓解,明白了自己对利息计算的法律认识存在误区,认可了法院判决。
  判后答疑是审判工作的延伸,法官不仅要解“法结”,更要解“心结”,要“依法”也要“释法”。2024年,贵港中院对全市法院判后答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每月通报,倒逼每一名法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都要注重释法说理,在每个环节都要把定分止争做细做实。
  除了判后答疑,贵港中院注重加强二审开庭和再审审查询问(听证),通过“庭上见”实质解决问题、促进服判息诉。2024年,全市法院二审开庭率达61.61%,再审审查询问(听证)率达94.35%;注重加大财产保全适用力度、加强判后履行督促,“以保促调”“以保促执”“以督促执”,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2024年,全市法院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45.92%,同比下降10.27%。
  “审判中的问题,根本上是管理的问题。做实定分止争、服判息诉,关键在于做实精细化审判管理。我们将继续以精细化管理和责任压实为抓手,以质量为根本,以业绩论英雄,坚持实干为要,把服判息诉工作做到极致。”展望2025年工作,贵港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唐波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