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章慧
“足不出户,就能随时随地掌握案件情况。‘驿执通’就像群众与法院间的桥梁,让沟通更加紧密、顺畅。”在“驿执通”项目推介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陈爱珠给出这样的评价。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浙江省平阳县人民法院了解到,为加快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坚定不移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平阳县法院打造集公开、接待于一体的“驿执通”执行公开应用,借助群众监督力量,有力推进案款出清、终本出清等重点工作,真正实现全流程阳光执行。 自助求解 执行到哪一步了?被执行人有无财产可供执行?能清偿多少?这是执行过程中,大多数申请执行人最关注的问题。为深化执行公开,平阳法院推出“驿执通”应用,设置立案登记、案款进账等16个执行节点触发条件,系统自动根据执行流程、节点状态向当事人发送对应告知短信,附带操作引导和执行普法内容,让案件执行一目了然,努力实现群众自助求解。 据某银行不良资产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银行每年大约要处理数千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一旦案件进入执行阶段,他们必须持续联络执行法官才能知悉案件进展。由于案件数量庞大且情况各异,常常导致管理上的混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厘清进程。“驿执通”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每个案件都拥有专属的“电子档案”,每个关键处理阶段都能接收到法院发出的提示信息。 在陈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某银行不良资产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驿执通”推送的短信,第一时间了解到被执行人陈某家庭情况确实困难,暂无能力清偿债务。在与执行法官充分沟通后,某银行针对陈某的情况进一步调整还款方案。执行法官组织双方进一步磋商,最终达成豁免全部利息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 “很多时候,当事人可能因未能及时获悉执行进展,而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公正性产生疑虑。特别是在执行不能案件中,比较容易产生误解。而当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执行法官所做的每一份努力,了解到案件的每一个进展,自然增加了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平阳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钟文善说。 从执到治 法院的执行窗口总是熙熙攘攘、忙碌不已。但与以往不同,现在申请执行人来到平阳法院执行窗口后不用焦急等待执行法官接待,而是在接待专员的指引下通过“驿执通”自助求解。 2024年7月,70岁的林大爷第一次来到法院,难以清晰表述案件情况,张口就要找案件的执行法官。 接待专员在窗口登记查询了林大爷案件的经办法官,但法官已经安排下乡调查,无法接待。 经接待专员的耐心释明和细心引导,林大爷学会使用手机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驿执通”功能,直接点击查看案件各个阶段的推进情况,情绪慢慢平复。 “大爷,您以后想了解案件情况,可以用这个‘驿执通’在家慢慢看,有啥看不懂的可以直接在上面提问,法官看到就会回复您,您不用大老远地跑过来了。”接待人员边说边向林大爷演示了“驿执通”的具体操作。 除了进展查询、线上接待以及约谈功能,“驿执通”还设有线索举报、财产申报功能,增加了当事人对执行程序的反馈率,提升了执行案件从执到治的办理效率。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线以来,“驿执通”已向47415起案件的当事人发送阶段短信177301条,短信发送量同比上升400%。接受被执行人财产申报2305次,申请执行人提交执行线索1123次,同比分别上升24.13%、12.35%;平阳法院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对144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同比上升69.41%。 动态监管 “驿执通”不仅对外畅通了沟通渠道,对内同样形成一套完备的监管体系。 “已接待1018件,已回复1003件,短信公开15755件……”打开“驿执通”的监管平台“智能公开服务应用”,执行干警的办公界面清晰显示着各类案件进展。跳动的数据动态展示了全部执行案件各个环节的公开情况和执行法官接待情况,为跟踪、督促执行案件办理提供了有力抓手,切实提升了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同时,通过全量化展示执行案件进展和短信公开情况,执行干警能够全维度监测执行案款进账、出账环节,精准捕捉、快速处理规避公开行为和案款发放异常情况,汇总统计执行接待任务登记、办理和超期情况,直观呈现不同执行团队、执行人员的案件办理期限、超期数量,强化执行案件动态监管。 此外,管理人员定期回访群众,听取、搜集意见、建议,每月通报来访事项完成情况,对执行接待办理不规范的干警进行督办和绩效考核处理,有效实现全流程监督管理及责任可溯。

|
浙江平阳法院打造“驿执通”深化阳光执行
|
群众随时随地掌握执行进展
|
|
|
|
( 2025-04-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章慧
“足不出户,就能随时随地掌握案件情况。‘驿执通’就像群众与法院间的桥梁,让沟通更加紧密、顺畅。”在“驿执通”项目推介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陈爱珠给出这样的评价。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浙江省平阳县人民法院了解到,为加快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坚定不移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平阳县法院打造集公开、接待于一体的“驿执通”执行公开应用,借助群众监督力量,有力推进案款出清、终本出清等重点工作,真正实现全流程阳光执行。 自助求解 执行到哪一步了?被执行人有无财产可供执行?能清偿多少?这是执行过程中,大多数申请执行人最关注的问题。为深化执行公开,平阳法院推出“驿执通”应用,设置立案登记、案款进账等16个执行节点触发条件,系统自动根据执行流程、节点状态向当事人发送对应告知短信,附带操作引导和执行普法内容,让案件执行一目了然,努力实现群众自助求解。 据某银行不良资产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银行每年大约要处理数千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一旦案件进入执行阶段,他们必须持续联络执行法官才能知悉案件进展。由于案件数量庞大且情况各异,常常导致管理上的混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厘清进程。“驿执通”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每个案件都拥有专属的“电子档案”,每个关键处理阶段都能接收到法院发出的提示信息。 在陈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某银行不良资产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驿执通”推送的短信,第一时间了解到被执行人陈某家庭情况确实困难,暂无能力清偿债务。在与执行法官充分沟通后,某银行针对陈某的情况进一步调整还款方案。执行法官组织双方进一步磋商,最终达成豁免全部利息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 “很多时候,当事人可能因未能及时获悉执行进展,而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公正性产生疑虑。特别是在执行不能案件中,比较容易产生误解。而当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执行法官所做的每一份努力,了解到案件的每一个进展,自然增加了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平阳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钟文善说。 从执到治 法院的执行窗口总是熙熙攘攘、忙碌不已。但与以往不同,现在申请执行人来到平阳法院执行窗口后不用焦急等待执行法官接待,而是在接待专员的指引下通过“驿执通”自助求解。 2024年7月,70岁的林大爷第一次来到法院,难以清晰表述案件情况,张口就要找案件的执行法官。 接待专员在窗口登记查询了林大爷案件的经办法官,但法官已经安排下乡调查,无法接待。 经接待专员的耐心释明和细心引导,林大爷学会使用手机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驿执通”功能,直接点击查看案件各个阶段的推进情况,情绪慢慢平复。 “大爷,您以后想了解案件情况,可以用这个‘驿执通’在家慢慢看,有啥看不懂的可以直接在上面提问,法官看到就会回复您,您不用大老远地跑过来了。”接待人员边说边向林大爷演示了“驿执通”的具体操作。 除了进展查询、线上接待以及约谈功能,“驿执通”还设有线索举报、财产申报功能,增加了当事人对执行程序的反馈率,提升了执行案件从执到治的办理效率。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线以来,“驿执通”已向47415起案件的当事人发送阶段短信177301条,短信发送量同比上升400%。接受被执行人财产申报2305次,申请执行人提交执行线索1123次,同比分别上升24.13%、12.35%;平阳法院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对144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同比上升69.41%。 动态监管 “驿执通”不仅对外畅通了沟通渠道,对内同样形成一套完备的监管体系。 “已接待1018件,已回复1003件,短信公开15755件……”打开“驿执通”的监管平台“智能公开服务应用”,执行干警的办公界面清晰显示着各类案件进展。跳动的数据动态展示了全部执行案件各个环节的公开情况和执行法官接待情况,为跟踪、督促执行案件办理提供了有力抓手,切实提升了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同时,通过全量化展示执行案件进展和短信公开情况,执行干警能够全维度监测执行案款进账、出账环节,精准捕捉、快速处理规避公开行为和案款发放异常情况,汇总统计执行接待任务登记、办理和超期情况,直观呈现不同执行团队、执行人员的案件办理期限、超期数量,强化执行案件动态监管。 此外,管理人员定期回访群众,听取、搜集意见、建议,每月通报来访事项完成情况,对执行接待办理不规范的干警进行督办和绩效考核处理,有效实现全流程监督管理及责任可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