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
□ 本报记者 王卫 为期两天的北约外长会议4月4日在布鲁塞尔草草收场,这场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称为“没有联合声明的沉默集会”,以罕见的方式暴露了跨大西洋同盟的信任裂痕正在扩大。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5%防务开支要求遭遇北欧国家的公开抵制,当格陵兰岛主权争议被意外点燃,这场会议已然成为北约内部“规则重塑”与“权力再平衡”的角斗场。 防务开支是本次会议的焦点议题。特朗普政府将防务开支标准强行拉升到GDP的5%,相当于要求欧洲每年多投入1.1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接近德国全年财政预算的三倍。不少欧洲国家认为这一目标难以实现。挪威外交大臣艾德表示,5%的目标太高,“我们目前没有准备好承诺任何具体数字”。葡萄牙外长兰格尔指出,许多国家目前尚未达到2%的标准,直接提升至5%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挪威、葡萄牙等国的当场反对,印证了布鲁塞尔欧洲政策中心的分析:除波兰等前沿国家外,超过80%的欧洲民众反对进一步削减社会福利以换取军备扩张。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北约去年才庆祝23国首次达标2%,如今这个数字瞬间沦为过时指标,暴露出美国战略要价的随意性。 就在此次外长会召开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欧洲国家也被加征高额关税。美国在会议前夕加征欧盟钢铝关税的“背刺”行为,使北约秘书长吕特“经济与防务分离”的辩解显得苍白。会议期间,多位外长指出,经济摩擦与安全投入无法完全割裂,此事已对跨大西洋关系产生冲击。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最新研究显示,美欧贸易争端已导致双方相互直接投资下降28%,这种经济脱钩趋势正侵蚀安全合作的基础。法国《世界报》尖锐指出:“当美国同时向欧洲征收关税和‘保护费’时,所谓同盟不过是主仆关系的代名词。” 鲁比奥在其他问题上的表态也引发批评。在俄乌实现停火问题上,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指责俄罗斯拖延谈判进程,呼吁对俄设定回应期限。鲁比奥称,美国不会陷入无休止的谈判,强调需要在数周内评估俄罗斯是否认真对待和平。鉴于特朗普政府与俄罗斯增加接触,并减少对欧洲安全的关注,引发欧洲盟友的疑虑。对此,鲁比奥重申美国对北约的承诺。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也强调,特朗普已直接向北约领导人重申对北约第五条共同防御条款的承诺,但欧洲国家仍对美国的可靠性持谨慎态度。 在格陵兰岛问题上,他表示,丹麦应认识到格陵兰人不想再成为丹麦的一部分,一旦格陵兰岛独立,美国将“介入”并与之建立伙伴关系。这一“支持格陵兰独立”的言论,撕下了同盟关系的温情面纱。对此,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表示,美国企图吞并格陵兰岛的主张和言论是不可接受的,“是对丹麦主权的攻击”。哥本哈根大学北极研究中心主任称:“美国看待欧洲领土的心态,与19世纪列强对待殖民地并无二致。”这场风波折射出更深的战略焦虑:在北极资源争夺白热化的当下,美国正以安全同盟为筹码,强行重构地缘政治版图。 此次尽显分歧的外长会,反映出北约在当前复杂国际局势下面临的挑战,不仅如此,之后北约还将迎来更大考验,这就是定于6月24日至26日在荷兰海牙召开的北约峰会。这场北约峰会注定成为一场零和游戏。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模拟推演显示,即便最终妥协达成3%的折中标准,欧洲仍需每年额外增加6000亿欧元军费,这将迫使法德等国推迟绿色转型和数字基建。更致命的或许是政治代价——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警告:“当欧洲民众发现养老金改革是为支付美国军火账单时,极右翼势力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动员能量。” 有73年历史的北约正陷入一种奇怪的悖论中:它越是高喊“团结”口号,就越暴露机制失灵。英国《经济学人》的比喻颇为传神:“这个同盟就像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离婚律师的费用比共同房贷还要昂贵。”在单边主义与多极化浪潮的夹击下,北约外长会议留下的最大遗产,或许是让世界看清:没有相互尊重的同盟,终究只是精致的权力囚笼。

|
|
有73年历史的北约,信任裂痕正在扩大
|
|
|
|
( 2025-04-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 本报记者 王卫 为期两天的北约外长会议4月4日在布鲁塞尔草草收场,这场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称为“没有联合声明的沉默集会”,以罕见的方式暴露了跨大西洋同盟的信任裂痕正在扩大。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5%防务开支要求遭遇北欧国家的公开抵制,当格陵兰岛主权争议被意外点燃,这场会议已然成为北约内部“规则重塑”与“权力再平衡”的角斗场。 防务开支是本次会议的焦点议题。特朗普政府将防务开支标准强行拉升到GDP的5%,相当于要求欧洲每年多投入1.1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接近德国全年财政预算的三倍。不少欧洲国家认为这一目标难以实现。挪威外交大臣艾德表示,5%的目标太高,“我们目前没有准备好承诺任何具体数字”。葡萄牙外长兰格尔指出,许多国家目前尚未达到2%的标准,直接提升至5%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挪威、葡萄牙等国的当场反对,印证了布鲁塞尔欧洲政策中心的分析:除波兰等前沿国家外,超过80%的欧洲民众反对进一步削减社会福利以换取军备扩张。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北约去年才庆祝23国首次达标2%,如今这个数字瞬间沦为过时指标,暴露出美国战略要价的随意性。 就在此次外长会召开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欧洲国家也被加征高额关税。美国在会议前夕加征欧盟钢铝关税的“背刺”行为,使北约秘书长吕特“经济与防务分离”的辩解显得苍白。会议期间,多位外长指出,经济摩擦与安全投入无法完全割裂,此事已对跨大西洋关系产生冲击。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最新研究显示,美欧贸易争端已导致双方相互直接投资下降28%,这种经济脱钩趋势正侵蚀安全合作的基础。法国《世界报》尖锐指出:“当美国同时向欧洲征收关税和‘保护费’时,所谓同盟不过是主仆关系的代名词。” 鲁比奥在其他问题上的表态也引发批评。在俄乌实现停火问题上,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指责俄罗斯拖延谈判进程,呼吁对俄设定回应期限。鲁比奥称,美国不会陷入无休止的谈判,强调需要在数周内评估俄罗斯是否认真对待和平。鉴于特朗普政府与俄罗斯增加接触,并减少对欧洲安全的关注,引发欧洲盟友的疑虑。对此,鲁比奥重申美国对北约的承诺。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也强调,特朗普已直接向北约领导人重申对北约第五条共同防御条款的承诺,但欧洲国家仍对美国的可靠性持谨慎态度。 在格陵兰岛问题上,他表示,丹麦应认识到格陵兰人不想再成为丹麦的一部分,一旦格陵兰岛独立,美国将“介入”并与之建立伙伴关系。这一“支持格陵兰独立”的言论,撕下了同盟关系的温情面纱。对此,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表示,美国企图吞并格陵兰岛的主张和言论是不可接受的,“是对丹麦主权的攻击”。哥本哈根大学北极研究中心主任称:“美国看待欧洲领土的心态,与19世纪列强对待殖民地并无二致。”这场风波折射出更深的战略焦虑:在北极资源争夺白热化的当下,美国正以安全同盟为筹码,强行重构地缘政治版图。 此次尽显分歧的外长会,反映出北约在当前复杂国际局势下面临的挑战,不仅如此,之后北约还将迎来更大考验,这就是定于6月24日至26日在荷兰海牙召开的北约峰会。这场北约峰会注定成为一场零和游戏。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模拟推演显示,即便最终妥协达成3%的折中标准,欧洲仍需每年额外增加6000亿欧元军费,这将迫使法德等国推迟绿色转型和数字基建。更致命的或许是政治代价——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警告:“当欧洲民众发现养老金改革是为支付美国军火账单时,极右翼势力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动员能量。” 有73年历史的北约正陷入一种奇怪的悖论中:它越是高喊“团结”口号,就越暴露机制失灵。英国《经济学人》的比喻颇为传神:“这个同盟就像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离婚律师的费用比共同房贷还要昂贵。”在单边主义与多极化浪潮的夹击下,北约外长会议留下的最大遗产,或许是让世界看清:没有相互尊重的同盟,终究只是精致的权力囚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