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环球法治
9 6/9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美联邦法官与政府效率部“斗法”不断加码
· 日本邮政和多家保险巨头被责令整改
· 美国“退群”表明国际气候机制需要一定强制性
· 日本大阪修法防止老年人遭遇电诈
· 德国修订《基本法》转变财政政策
· 阿根廷酝酿推出《反狂热球迷法》

违反《保险业法》《银行法》及个人信息保护法规
日本邮政和多家保险巨头被责令整改

( 2025-03-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日本邮政集团下属子公司日本邮便被曝光违规利用客户信息。日本邮政常务董事一木美穂3月18日在记者会上道歉,并表示将严肃对待、采取彻底整改措施。图为日本福岛县一家正在营业的邮局。 CFP供图
  □ 本报记者 苏宁
  
  近日,日本总务省、金融厅就大规模违规利用客户信息进行保险营销及其他金融产品营销问题,先后对日本邮政集团、四大财损保险企业下达责令整改命令。由于涉事公司均为日本大型企业,且违规行为时间跨度长、规模大,引起日本各界广泛关注。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企业的行为明显违反日本《保险业法》《银行法》及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然而,在较长时期内,这些企业却公然漠视法律、毫无戒惧,这引起了日本全社会的重视和反思。
日本邮政违规利用客户信息
  据日本媒体报道,针对日本邮政集团下属子公司日本邮便违规利用客户信息数量扩大至998万份问题,3月18日,日本金融厅依据《保险业法》对日本邮政各下属子公司下达“报告征求命令”(要求定期报告整改情况)。19日,日本总务省也就违规利用客户信息问题向日本邮便及其母公司日本邮政下达“报告征求命令”。
  此前,日本邮政已于18日公布调查结果,承认其子公司日本邮便违规利用邮储银行客户信息开展营销活动。
  实际上,日本邮政违规利用客户信息问题2024年就曾被曝光。2024年10月,日本邮政子公司日本邮便承认违规利用日本邮政子公司邮储银行的155万份客户信息,用于营销同为日本邮政子公司的简保生命的保险。据调查,日本邮便长期利用邮储银行客户的存款余额、定期存款到期时间、年龄等非公开信息筛选目标客户,通过打电话、利用“更换银行卡”等借口,邀请客户到店参加活动并赠送小礼品,推销简保生命保险产品。
  后续调查进一步发现,日本邮便还违规利用约775万份客户信息推销投资信托、违规利用约52万份客户信息推销国债,总规模近1000万份。有报道指出,调查对象仅涉及2014年2月以后,但违规行为始于2007年10月日本邮政民营化之后,因此实际遭违规利用的客户信息更多。
  日本邮政常务董事一木美穂18日在记者会上道歉,并表示将严肃对待、采取彻底整改措施。日本邮政集团还决定对日本邮便、日本邮政、邮储银行、简保生命四家子公司负责人采取降薪处罚(最高30%、最低20%),时间为3个月。
日四大保险巨头被要求整改
  无独有偶,日本金融厅3月24日依据《保险业法》就非法获取客户信息问题对日本四大财损保险巨头下达“业务改善命令”。据金融厅消息,这四家公司非法获取客户信息共计超268万份。
  四家公司分别为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爱和谊日生同和财产保险、损害保险日本以及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调查发现,这四家公司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共享保险代理店掌握的客户信息,或通过向保险代理店安插人员为本公司搜集客户信息。
  有媒体报道称,这四家公司主要通过汽车经销商等综合保险代理店非法获取客户信息。其中,综合代理店向四家公司非法泄露客户信息234万份,四家公司向综合保险代理店安插人员获取客户信息34万份。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2月21日,东京海上日动保险还承认通过向三菱UFJ银行派出多名人员,非法获取利用该行客户信息及业务资料。具体为从2020年至2024年,东京海上日动保险共非法获取银行的36家法人及3.8万住房按揭贷款客户的识别号码。有报道指出,东京海上日动保险的行为已涉嫌违反《不正当竞争防止法》,“采取商业间谍的手段获取客户信息,性质极为恶劣”。
  日本金融厅要求四家企业5月30日前提出业务改善计划,强化遵守相关法规、完善客户信息管理制度,并改正向代理店安插人员的商业陋习。
强化银行法等法规执行力度
  日本《银行法》明确规定禁止未经客户同意使用个人信息,日本《保险业法》也对不当营销作出禁止性规定。此外,日本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规也要求企业严格管理个人信息。日本邮政及四家保险巨头都是日本知名企业,发生如此大规模、长期性违规利用客户信息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对法规的漠视,更暴露了监管体系的滞后。
  3月21日,日本总务大臣村上诚一郎表示,日本邮便违规利用客户信息“违反《保险业法》《银行法》,令人极为遗憾”。25日,日本金融担当大臣加藤胜信表示,日本财损保险企业非法获取利用客户信息问题“发展到如此事态,极为遗憾”,强调企业方要进行彻底整改。
  针对问题的发生,日本金融厅指出,此类行为暴露了企业“轻视法规、追逐利润”的痼疾,强调将强化《银行法》《保险业法》的执行力度,并要求企业对客户信息管理及企业管理体制作出整改。
  有专家指出,剖析问题根源,日本企业利益至上和政府监管乏力值得反思。企业层面,日本邮政与保险企业均将客户信息视为“资源”,利用其垄断地位实现交叉销售,为追求销售业绩不惜违规违法;监管层面,金融厅处罚力度不足,例如对日本邮政和保险企业只是提出责令整改,并未伴随罚款处罚,难以形成震慑。在数字化时代,客户信息保护已成为全球性议题,日本若不能从制度与文化层面彻底革新,恐将付出更大的经济与信誉代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