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身影
|
|
□ 本报记者 黄辉 □ 本报通讯员 黄赟 “熊大爷,我给您送身份证来啦!” “老钟,身体恢复得怎么样啊?没事还是要多下楼走走。” …… 一大早,江西省高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社区民警卢小林就来到辖区走访。 扎根基层21年,卢小林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以“简单的事情反复做、反复的事情坚持做”为工作信条,全力打造可防可控的社区警务模式,辖区连续多年刑事案件零发案,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平安管家”。 从警以来,卢小林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被评为“全国公安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省优秀社区民警”“全省公安系统爱民模范”“新时代赣鄱先锋——群众身边好党员”、2023江西“最美基层民警”。2024年11月,卢小林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 “有事先别110,直接就找卢小林” “小卢,我不找社区和物业,我就要找你解决!”2024年11月2日,卢小林接到居民童大爷的电话,听声音情绪很激动。 卢小林连忙赶到童大爷家中。原来,前段时间,童大爷和楼上住户因房屋漏水问题发生纠纷,双方多次协商均未达成和解。当天,当物业再次组织调解时,双方产生言语冲突,气不过的童大爷这才拨打了卢小林的电话。 得知事情原委后,卢小林马上联合社区干部组织现场调解,最终,楼上住户承诺修补渗漏点,并帮助童大爷修复受损的天花板。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在高安市朝阳社区,居民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纠纷,总是第一时间想起找卢小林。 “小卢是个非常热心的人,责任心也很强。有一次,我向他反映小区里一棵五层楼高的梧桐树枯死多年,存在较大隐患。小卢非常重视,协调相关部门,不到一个礼拜就解决了。在我们社区,不管是报警,还是其他疑难杂症,群众找到他,他都积极帮忙解决。有他在,我们感觉很安全。”提及卢小林,楼栋长雷祖汉赞不绝口。 “在卢小林负责的辖区,110接警处接到的警情比别的派出所少很多,因为电话总是先打到他那儿去了。”高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雷唱对这一点印象深刻。 而通往群众心里的这条“信任路”,正是卢小林21年来扎根社区,一户户、一步步走出来的。 “老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根据群众工作、生活时间特点,弹性、错时走访。白天主要走访沿街店面,晚上、午休、早上走访住户。”对社区所有住户,卢小林少则3遍,多则走过5遍以上。 卢小林所负责的朝阳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也很多。为了不断熟悉最新情况,卢小林总是挨家挨户敲响群众家门,用他的话说,“脸熟了才有面子,平时基础打牢了才能让群众信任、服气。” “廖阿姨独居在家,每周要上门看望;小李咨询省外迁入户口业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走到哪,卢小林都要带着笔记本。这些年来,他已写满了36个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辖区社情民意,特别是群众的各类需求。 2017年年底,卢小林在走访中了解到,居民付大爷的两儿一女均在外地,独自一人生活。老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个人生活非常不便。于是,卢小林积极联系社区干部,一同承担义务照顾老人的任务。 大到送老人去医院就诊,小到帮助老人买菜……只要有空,卢小林就会来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收拾家务。2020年年底,老人因病去世,临终前几天还和家人念叨:“小卢就像亲生儿子一样,我的晚年生活多亏了他啊!” 在走访工作中,卢小林习惯发放警民联系卡,走到哪就发到哪。每发一张联系卡他都会作出承诺:“无论何时何地,有事您找我。” 卢小林建立了50多个警民微信群,覆盖辖区每一户居民。他的手机通讯录中,存着4083个联系人,亲友只占了不到5%。有时凌晨两三点接到群众的求助电话,妻子也难免埋怨,可卢小林总是笑着说“老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时间一长,妻子渐渐也理解了。虽然卢小林工作忙,但家务事也做得好,妻子说:“嫁给他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你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民警” 实有房屋5042栋,出租屋223栋701户,行业管理单位78家;实有人口9665人,其中流动人口1991人……成立于2017年的“卢小林警务室”,是全市首个以社区民警名字设立的警务室,里面存放着旅馆行业治安管理档案、出租房屋档案等20余种管理档案。这些基础信息已被卢小林深深记在脑中、用于工作中。 2024年3月,有群众向卢小林反映,某出租屋白天紧闭大门,晚上人来人往,形迹可疑。卢小林脑海里立刻呈现出该出租屋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群众提供的可疑人员电动车车牌号和停放位置,联合派出所民警成功捣毁一个盗窃团伙,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 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是社区民警日常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凭借扎实的群众基础,卢小林平均每年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00余起,化解成功率近100%。他在实践中提炼的矛盾纠纷“排、调、管、访”四步工作法在全市推广,并获评新时代“枫桥经验”宜春实践先进典型。 2023年1月19日,高安市发生一起极端事件。10余名农民工因被拖欠工资来到某小区24楼楼顶,意图跳楼施压。卢小林冒着冬日刺骨的寒风来回奔波,经过持续9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帮农民工讨回了共计50余万元的工钱。临别时,农民工紧紧握住卢小林的手感激地说:“卢警官,你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民警啊!” 以百姓心为心,以群众事为事。21年来,卢小林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和默默坚守,践行、诠释着这句话的真谛。

|
|
卢小林:无论何时何地,有事您找我
|
|
|
|
( 2025-03-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
|
|
图① 卢小林走访慰问辖区高龄独居老人。
图② 卢小林在小区开展安全防范宣传。
图③ 卢小林深入社区开展日常走访。
高安市公安局供图 |
|
□ 本报记者 黄辉 □ 本报通讯员 黄赟 “熊大爷,我给您送身份证来啦!” “老钟,身体恢复得怎么样啊?没事还是要多下楼走走。” …… 一大早,江西省高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社区民警卢小林就来到辖区走访。 扎根基层21年,卢小林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以“简单的事情反复做、反复的事情坚持做”为工作信条,全力打造可防可控的社区警务模式,辖区连续多年刑事案件零发案,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平安管家”。 从警以来,卢小林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被评为“全国公安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省优秀社区民警”“全省公安系统爱民模范”“新时代赣鄱先锋——群众身边好党员”、2023江西“最美基层民警”。2024年11月,卢小林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 “有事先别110,直接就找卢小林” “小卢,我不找社区和物业,我就要找你解决!”2024年11月2日,卢小林接到居民童大爷的电话,听声音情绪很激动。 卢小林连忙赶到童大爷家中。原来,前段时间,童大爷和楼上住户因房屋漏水问题发生纠纷,双方多次协商均未达成和解。当天,当物业再次组织调解时,双方产生言语冲突,气不过的童大爷这才拨打了卢小林的电话。 得知事情原委后,卢小林马上联合社区干部组织现场调解,最终,楼上住户承诺修补渗漏点,并帮助童大爷修复受损的天花板。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在高安市朝阳社区,居民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纠纷,总是第一时间想起找卢小林。 “小卢是个非常热心的人,责任心也很强。有一次,我向他反映小区里一棵五层楼高的梧桐树枯死多年,存在较大隐患。小卢非常重视,协调相关部门,不到一个礼拜就解决了。在我们社区,不管是报警,还是其他疑难杂症,群众找到他,他都积极帮忙解决。有他在,我们感觉很安全。”提及卢小林,楼栋长雷祖汉赞不绝口。 “在卢小林负责的辖区,110接警处接到的警情比别的派出所少很多,因为电话总是先打到他那儿去了。”高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雷唱对这一点印象深刻。 而通往群众心里的这条“信任路”,正是卢小林21年来扎根社区,一户户、一步步走出来的。 “老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根据群众工作、生活时间特点,弹性、错时走访。白天主要走访沿街店面,晚上、午休、早上走访住户。”对社区所有住户,卢小林少则3遍,多则走过5遍以上。 卢小林所负责的朝阳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也很多。为了不断熟悉最新情况,卢小林总是挨家挨户敲响群众家门,用他的话说,“脸熟了才有面子,平时基础打牢了才能让群众信任、服气。” “廖阿姨独居在家,每周要上门看望;小李咨询省外迁入户口业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走到哪,卢小林都要带着笔记本。这些年来,他已写满了36个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辖区社情民意,特别是群众的各类需求。 2017年年底,卢小林在走访中了解到,居民付大爷的两儿一女均在外地,独自一人生活。老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个人生活非常不便。于是,卢小林积极联系社区干部,一同承担义务照顾老人的任务。 大到送老人去医院就诊,小到帮助老人买菜……只要有空,卢小林就会来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收拾家务。2020年年底,老人因病去世,临终前几天还和家人念叨:“小卢就像亲生儿子一样,我的晚年生活多亏了他啊!” 在走访工作中,卢小林习惯发放警民联系卡,走到哪就发到哪。每发一张联系卡他都会作出承诺:“无论何时何地,有事您找我。” 卢小林建立了50多个警民微信群,覆盖辖区每一户居民。他的手机通讯录中,存着4083个联系人,亲友只占了不到5%。有时凌晨两三点接到群众的求助电话,妻子也难免埋怨,可卢小林总是笑着说“老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时间一长,妻子渐渐也理解了。虽然卢小林工作忙,但家务事也做得好,妻子说:“嫁给他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你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民警” 实有房屋5042栋,出租屋223栋701户,行业管理单位78家;实有人口9665人,其中流动人口1991人……成立于2017年的“卢小林警务室”,是全市首个以社区民警名字设立的警务室,里面存放着旅馆行业治安管理档案、出租房屋档案等20余种管理档案。这些基础信息已被卢小林深深记在脑中、用于工作中。 2024年3月,有群众向卢小林反映,某出租屋白天紧闭大门,晚上人来人往,形迹可疑。卢小林脑海里立刻呈现出该出租屋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群众提供的可疑人员电动车车牌号和停放位置,联合派出所民警成功捣毁一个盗窃团伙,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 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是社区民警日常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凭借扎实的群众基础,卢小林平均每年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00余起,化解成功率近100%。他在实践中提炼的矛盾纠纷“排、调、管、访”四步工作法在全市推广,并获评新时代“枫桥经验”宜春实践先进典型。 2023年1月19日,高安市发生一起极端事件。10余名农民工因被拖欠工资来到某小区24楼楼顶,意图跳楼施压。卢小林冒着冬日刺骨的寒风来回奔波,经过持续9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帮农民工讨回了共计50余万元的工钱。临别时,农民工紧紧握住卢小林的手感激地说:“卢警官,你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民警啊!” 以百姓心为心,以群众事为事。21年来,卢小林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和默默坚守,践行、诠释着这句话的真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