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社会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如何落地落实
· 充分发挥红色法治文化教育引领作用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红色法治教育“正青春”
· 在法治框架下整治“加班文化”
· 设立直播打赏用户消费冷静期

皮剑龙委员建议出台《网络直播行业管理条例》
设立直播打赏用户消费冷静期

( 2025-03-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社会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网络直播行业已成为我国文化消费、电商经济和社会互动的重要载体。
  “行业在高速扩张的同时,虚假宣传、夸大功效、诱导性非理性消费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认为,对于诱导打赏、数据造假等行为需要有明确的法规约束禁止。他建议,推动出台《网络直播行业管理条例》专项立法,细化主播行为规范、平台责任清单及用户权益保护条款,明确主播行为边界。同时,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按娱乐、电商、教育等不同内容类型制定差异化管理标准,对金融、医疗等高风险领域要实施前置审核和资质备案。
  在皮剑龙看来,强化平台主体责任,构建全链条监管同样至关重要。要压实平台审核义务,要求平台采用“人工+AI”双审核机制,对直播内容实时监测,对违规账号实施“熔断”机制。还应设立直播打赏用户消费冷静期,设置单日打赏上限,对单笔超过500元或单日累计超2000元的打赏触发24小时延迟到账机制,允许用户无条件撤回。
  “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筑牢安全防线。”皮剑龙建议落实“人脸识别+实名认证”双验证,未成年人账号禁止打赏、充值,监护人可一键开启“青少年模式”,屏蔽高风险内容。同时,设立未成年人维权基金,对因直播遭受经济损失的未成年人家庭提供法律援助和先行赔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