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调研
|
|
检察业务管理是强化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推动检察权公正、规范、高效、廉洁运行的重要保障机制。将检察管理从简单数据管理转向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是一项新课题,需要各级检察机关在探索实践中做到理念更新、方式转变、效能释放,扎实推动检察工作进一步回归高质效办案本职本源。 一、“点”上发力,管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点”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本质上是讲政治的具体化、实践化,是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的有机统一,是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抓手。 树牢树强“三个善于”。准确理解、深刻把握“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所蕴含的精髓要义,以深化“高质效检察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在检察机关开展“学理念、精业务、增本领、强作风”活动,持续提升检察人员法律政策运用能力和水平。 用好用活“三大法宝”。严格依法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办案中充分遵循法律规定、体现法治精神、严守职能边界。实事求是就是结合工作实际、地域特点、案件特征,找准适合自身高质效办案的路子,做到量体裁衣、量身定制,避免盲目攀比、数据注水、数据美容。遵循规律就是把管理方式从过于注重数据管理,调整到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上来。 深化优化“三个结构比”。正确理解认识“四大检察”的履职结构比,依程序办案与依职权监督的案件结构比,依程序移送、依申请受案与主动发现的案源结构比的内涵和价值,将“三个结构比”作为从宏观角度研究检察业务运行情况的重要参考。注重从履职结构比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四大检察”案件总体态势,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从案件结构比的发展变化中,审视监督职责履行情况,提升监督效能;从案源结构比的发展变化中,精准拓宽监督线索渠道。同时,要积极发挥主动性,既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还要做好事后跟踪监督,以高质效监督稳住检察业务工作基本盘。 落地落细“两个清单”。持续深化检察机关高质效办案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清单的落实,通过案件质量评查、异常数据核查、案件流程监控等方式奖优罚劣,推动正向引领和反向约束有机统一,做到检察办案质量优、效率高、效果好,努力实现高质效办案的最优解。 二、“段”上融通,管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全路段” 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是加快推进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重要保障。 着力推进内部一体履职、综合履职。加强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领导、指导、督导,进一步健全完善敏感疑难复杂案件、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提升院级层面的上下协同度;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联动,进一步完善线索内部移送、流转、办理、反馈机制,做实跟进监督、接续监督,提升部门层面的左右融合度;加强各业务条线上下的组织、协作、贯通,进一步健全完善案件协同办理、人员统一调配等一体化办案机制,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团队作用,提升条线层面的上下紧密度,着力优化总体统筹、横向协作、上下统一的履职机制。 着力深化外部良性互动关系。持续深化“府检联动”工作,紧盯事关社会大局稳定、民生福祉等领域的社会治理问题,坚持在法治框架下、职责范围内,强化与行政机关的协作互动,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着力构建监督制约体制机制。重点加强对公安机关立案活动的监督,深化行刑双向衔接,促进解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不刑不罚等突出问题。同时,不断健全完善监检衔接、法检会商、检警协作、检司律互动等制度机制,着力构建规范、科学、高效的外部协作配合、相互监督制约体制机制。 三、“线”上延伸,管住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准线” 检察机关既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更要勇于自我监督,织密织牢制度笼子,通过自我监督确保检察权公正规范高效廉洁运行,用制度机制保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防范风险隐患。加强对检察办案廉政风险点的管理管控,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和问题易发的风险点进行全面筛查,构建履职办案全流程内部监督制约体系,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突出问题。 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紧盯不捕不诉、民事行政监督等重点环节,给检察权运行“加把锁”,做到权力与责任相对应、放权与管权相统一、管案与管人相结合。同时,强化司法责任追究、案件质量评查结果运用,把在检察环节新发生的信访、上访案件作为评价检察官办案业绩的重要参考,以司法责任制的严格落实倒逼公正司法。 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健全完善填报提醒、约谈、晋升核查等工作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确保有问必录、应报尽报。 积极主动争先创优。根据工作不同侧重点,实行“一院一策”,推动“一院一品”“一院多品”,着力打造业绩良好、发展均衡、各有特色、竞争力强的先进院。制定典型案例培育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工作品牌培育计划、数字检察发展计划,以典型案例引领高质效办案,以专业化人才建设保障高质效办案,以品牌工作出新出彩支撑高质效办案,以深化大数据应用赋能高质效办案。

|
|
推动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
|
|
|
( 2025-03-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
|
|
杜永召
河南省漯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
|
检察业务管理是强化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推动检察权公正、规范、高效、廉洁运行的重要保障机制。将检察管理从简单数据管理转向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是一项新课题,需要各级检察机关在探索实践中做到理念更新、方式转变、效能释放,扎实推动检察工作进一步回归高质效办案本职本源。 一、“点”上发力,管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点”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本质上是讲政治的具体化、实践化,是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的有机统一,是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抓手。 树牢树强“三个善于”。准确理解、深刻把握“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所蕴含的精髓要义,以深化“高质效检察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在检察机关开展“学理念、精业务、增本领、强作风”活动,持续提升检察人员法律政策运用能力和水平。 用好用活“三大法宝”。严格依法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办案中充分遵循法律规定、体现法治精神、严守职能边界。实事求是就是结合工作实际、地域特点、案件特征,找准适合自身高质效办案的路子,做到量体裁衣、量身定制,避免盲目攀比、数据注水、数据美容。遵循规律就是把管理方式从过于注重数据管理,调整到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上来。 深化优化“三个结构比”。正确理解认识“四大检察”的履职结构比,依程序办案与依职权监督的案件结构比,依程序移送、依申请受案与主动发现的案源结构比的内涵和价值,将“三个结构比”作为从宏观角度研究检察业务运行情况的重要参考。注重从履职结构比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四大检察”案件总体态势,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从案件结构比的发展变化中,审视监督职责履行情况,提升监督效能;从案源结构比的发展变化中,精准拓宽监督线索渠道。同时,要积极发挥主动性,既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还要做好事后跟踪监督,以高质效监督稳住检察业务工作基本盘。 落地落细“两个清单”。持续深化检察机关高质效办案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清单的落实,通过案件质量评查、异常数据核查、案件流程监控等方式奖优罚劣,推动正向引领和反向约束有机统一,做到检察办案质量优、效率高、效果好,努力实现高质效办案的最优解。 二、“段”上融通,管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全路段” 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是加快推进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重要保障。 着力推进内部一体履职、综合履职。加强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领导、指导、督导,进一步健全完善敏感疑难复杂案件、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提升院级层面的上下协同度;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联动,进一步完善线索内部移送、流转、办理、反馈机制,做实跟进监督、接续监督,提升部门层面的左右融合度;加强各业务条线上下的组织、协作、贯通,进一步健全完善案件协同办理、人员统一调配等一体化办案机制,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团队作用,提升条线层面的上下紧密度,着力优化总体统筹、横向协作、上下统一的履职机制。 着力深化外部良性互动关系。持续深化“府检联动”工作,紧盯事关社会大局稳定、民生福祉等领域的社会治理问题,坚持在法治框架下、职责范围内,强化与行政机关的协作互动,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着力构建监督制约体制机制。重点加强对公安机关立案活动的监督,深化行刑双向衔接,促进解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不刑不罚等突出问题。同时,不断健全完善监检衔接、法检会商、检警协作、检司律互动等制度机制,着力构建规范、科学、高效的外部协作配合、相互监督制约体制机制。 三、“线”上延伸,管住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准线” 检察机关既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更要勇于自我监督,织密织牢制度笼子,通过自我监督确保检察权公正规范高效廉洁运行,用制度机制保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防范风险隐患。加强对检察办案廉政风险点的管理管控,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和问题易发的风险点进行全面筛查,构建履职办案全流程内部监督制约体系,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突出问题。 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紧盯不捕不诉、民事行政监督等重点环节,给检察权运行“加把锁”,做到权力与责任相对应、放权与管权相统一、管案与管人相结合。同时,强化司法责任追究、案件质量评查结果运用,把在检察环节新发生的信访、上访案件作为评价检察官办案业绩的重要参考,以司法责任制的严格落实倒逼公正司法。 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健全完善填报提醒、约谈、晋升核查等工作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确保有问必录、应报尽报。 积极主动争先创优。根据工作不同侧重点,实行“一院一策”,推动“一院一品”“一院多品”,着力打造业绩良好、发展均衡、各有特色、竞争力强的先进院。制定典型案例培育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工作品牌培育计划、数字检察发展计划,以典型案例引领高质效办案,以专业化人才建设保障高质效办案,以品牌工作出新出彩支撑高质效办案,以深化大数据应用赋能高质效办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