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构建多方协同机制 共筑水域保护屏障
· 图片新闻
· 推动轨道交通全域无障碍
· 以司法之笔绘就古灵渠畔新“枫”景
· 全力守护百姓“菜篮子”
· 升级打造涉案财物管理中心
· 稳步推进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
· 举办联合帮教暨场所开放日活动

构建多方协同机制 共筑水域保护屏障
江西彭泽打造长江大保护“水所融合”新型警务模式

( 2025-03-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周孝清
□ 本报通讯员 万泉君 刘加微
  
  江西省彭泽县是长江溯流入赣第一县,地处赣皖两省接合部,拥有长江岸线46.5公里,占长江江西段岸线总长三分之一,肩负着“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东流”的重大使命。
  2024年以来,江西省彭泽县公安局不断创新探索基层所队生态保护功能,积极推进“水所融合”警务改革,打造现代水域治安防控体系,聚力提升长江水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变单一管理为共同管理
  “开始行动!”2024年10月28日凌晨1时许,在长江江西彭泽段水域,彭泽县公安局水上联合管理队接到指令,迅速带队出艇,将正在进行非法捕捞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为着力解决重点水域监管难、水警警种力量弱等问题,彭泽县公安局率先在龙城、泉山、棉船等6个涉水派出所实行“水所融合”机制改革,创新建立水上联合管理队,实施水警部门与涉水派出所深度整合、勤务一体,实现水域治安管理由水警部门单一管理向水警部门和涉水派出所共同管理转型。
  彭泽县公安局依托长江大保护警务协作机制,与有关单位开展定期会商、执法联动、警情协作、情报互通、查缉闭环等工作,实现多警种合成作战,对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涉江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精准打击,提高对涉江违法犯罪的震慑力。
  2024年以来,彭泽县公安局通过“水所融合”警务模式,成功办理非法采砂、非法捕捞水产品案13起,破获全省首例涉长江水运物流诈骗案件,有效遏制了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的非法行为。
织密水面整体防控网
  为打好水上执法“科技战”,彭泽县公安局将水域AI预警处置系统纳入彭泽“智慧公安”的整体规划中,针对易发案、多发案的水域,增设智慧禁捕监控点位。目前,已形成对禁捕区域的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的网上管控,精准打击非法捕捞违法犯罪。
  同时,彭泽县公安局还将水域AI预警处置系统权限开放至涉水派出所,常态化组织涉水派出所民警开展视频侦查培训,通过加强视频侦查的应用,有效提升民警的侦查办案能力,促进警务工作的现代化转型,提升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和服务水平。
  2024年以来,彭泽县公安局通过“智慧公安”AI预警处置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置涉水刑事案件15起、行政案件18起,发案数相较去年下降30%。
构筑生态发展安全区
  “市民朋友们,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请勿在长江水域非法捕捞、违规垂钓……”每每漫步彭泽县沿江公园,都能听到广播里传来的温馨提示语。
  彭泽县公安局积极延伸生态警务触角,与当地有关部门建立“公安+N”多元巡防机制,在沿江堤岸、水产市场等地加大巡逻频次,通过开展联宣、联巡、联治工作模式,最大限度挤压涉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空间。
  此外,彭泽县公安局全面推行“一段一警长”精准监管工作机制,将沿江区域划分为6个生态网格,设立5名警长,按照协同河长、属地管辖、逐级负责的原则,对长江水域实行分级分段管护,将巡查工作辐射至周边村(社区)。
  “近些年生态环境好了,为了更好地保护长江,我们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生态保护,加入到日常巡逻、宣传等工作中。”彭泽县公安局水上分局局长梅玉胜介绍,2024年以来,彭泽县公安局招募100余名对长江有着深厚情感的村干部、退捕渔民、志愿者,成立包括“长江巡防队”“江豚管护队”在内的13支护江护豚队,进一步壮大守护长江的群防群治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