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两会特刊
8 6/8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加强涉外知识产权
公共服务供给
· 代表委员建言加强法规规章备案审查
· 图片新闻
·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 广泛集民声 快速解难题
· 护航中国企业扬帆出海

夏先鹏委员建议立法保障企业海外资产安全
护航中国企业扬帆出海

( 2025-03-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两会特刊
  □ 本报记者 王莹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中国企业“出海”步伐不断加快。2024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展现出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潜力提升的显著特点,为全球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4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59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940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10244.5亿元人民币,增长11.7%。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海外安全形势日趋复杂,我国企业海外资产损失风险也在加大。”全国政协常委、民革福建省委会主委夏先鹏在调研中发现了这个问题。
  “国内企业‘出海’需要应对知识产权保护、适应当地监管法律等问题,目前的相关服务保障还不足。再加上合法、正规、便捷的金融服务渠道不足,影响了我国境外资产的回流。”夏先鹏说。
  为此,夏先鹏建议参照国外已有实践,探索制定适应于新时代中国企业出海保障的海外投资促进法,为保护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夏先鹏表示,可立法明确通过国家行政机关或经济、商业研究机构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东道国的潜在或现实的投资资讯,提供项目评估服务或资助;通过金融机构对海外投资项目提供优惠金融服务;对海外投资者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或其他经济援助;对海外投资者因当地战争、内乱或其他政治因素造成的损失提供相关保险。
  在人才保障上,夏先鹏建议,进一步优化高等院校学科设置,培养更多具备国际法律和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合规性培训,完善境外投资法律、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安全。
  “还可以利用数字货币技术和积极财税政策为外贸企业减负增收。”夏先鹏表示,针对我国企业境外资产回流途径匮乏,可探索运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实现境外汇款、缴税、入库等跨境电子业务“一站式”线上办理,有效化解外贸企业跨境汇款、缴税“多头跑”“成本高”“结汇难”等痛点。
  “积极应用‘货币桥’(mBridge)平台进行跨境支付业务,通过覆盖不同司法辖区和货币,探索推广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实现秒级到账、成本更低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结算。”夏先鹏建议,还可设立专项的跨境汇款手续费补贴基金,对于中小微企业在海外资产回收时产生的手续费,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补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