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两会特刊
13 6/13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工业大模型为关键
变量赋能新型工业化
· 代表委员建言以高水平法治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 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领域政策标准
· 加强对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
· 图片新闻
· 加强政策支持和技能培训
· 对大模型及相关产品服务实施柔性监管

戴和根委员建言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领域政策标准

( 2025-03-0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两会特刊
  □ 本报记者 刘欣

  “探索发展绿色低碳领域新技术、新模式,大力推动绿色建筑、零碳改造等绿色低碳产业,是城市更新的必由之路,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今年关注以绿色低碳实践推动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
  戴和根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关政策引导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建筑及城市更新领域的碳排放核查与监管体系不完善,对绿色低碳新技术、新材料缺乏统一认识和标准规范,建筑低碳改造短期内投资回报率较低等。
  为此,戴和根建议,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领域有关政策、标准。加快构建建筑领域碳排放的核查和监管体系,推动建筑碳排放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应用,确保碳排放目标的精准达成。进一步支持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推动建筑领域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尽快细化政策法规,明确新建筑与既有建筑低碳改造的标准、年限、比例等问题。加速出台具体方案,提出建筑低碳改造的推动节点、保障措施等,推动临电(光伏)上网、绿电收益分配等机制落地。
  加强绿色低碳发展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将建筑绿色低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研发计划,建立科技成果库和公布机制,促进转化应用,构建碳排放和节能减碳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满足“好房子”需求的绿色低碳建筑应用技术标准和规范,从政策层面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明确气凝胶等绿色低碳材料的性能指标、施工工艺、质量验收等要求,推动可靠技术工艺及产品设备的集成应用,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合作。
  进一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加速完善价格政策,推进碳交易工作“一站式”服务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大对社会资本参与建筑低碳改造投建营一体化的政策扶持力度,采取财政补助、税费减免等多元化资金保障方式,建立跨项目统筹、开发运营一体化和“肥瘦搭配”运作模式,对难以实现平衡的更新区域予以保障和反哺。
  此外,针对部分地区历史建筑和文物较多,且产权复杂,导致建筑绿色低碳改造实施难度较大等问题,戴和根建议,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城市更新与文化保护。引导各级文旅部门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将文化保护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集中成片开发等相结合,严厉杜绝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力度,延续以传统民族文化为载体的城市风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