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窗口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化解矛盾“全链条” 服务群众“零距离”
· 天津金融街社区办好百姓家门口的事
· “订单式”普法助力物流行业规范经营
· “法治小院”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 图片新闻
· 海南禁毒部门铁腕柔情源头防范风险隐患

“法治小院”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 2025-02-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张蕾 郑屹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亚维勒克村,“法治小院”是村民们最爱去的地方。
  “引导老百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做‘法律明白人’。”这是亚维勒克村党支部书记艾来提·威力带领村民们创立“法治小院”的初衷。
  “前面就是我们的‘法治小院’。”近日,走在亚维勒克村的乡间道路上,顺着艾来提的手指方向看去,一个农家小院映入《法治日报》记者的眼帘。
  “快到屋里坐!”一位精神抖擞的老人热情地迎出来。
  这位67岁的老党员——热孜瓦尼古丽·买丁正是小院的主人。得知村里要建一个“法治小院”,作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她热心提供场地,无偿支持村里的法治文化建设。
  村里投入资金对小院进行微改造:堆放农具的小屋成了法治书屋,小院围墙成了法治文化墙,宽敞的院落成了“法治讲堂”。
  “阿某与古某恋爱两年多,准备谈婚论嫁。古某父母见阿某家庭条件好,便向阿某提出50万元彩礼费。阿某当场要和古某分手。那么,古某父母索要天价彩礼违法吗?”在小院的“法治讲堂”上,热孜瓦尼古丽给前来听课的村民以案说法。
  “我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村里就有两个孩子因为彩礼闹掰了”……课堂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
  热孜瓦尼古丽拿出法治宣讲小册子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现在都讲究喜事新办,只要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比什么都强吧?”热孜瓦尼古丽劝导村民们移风易俗,拒绝“天价彩礼”。
  在阿图什市,村村都有像亚维勒克村这样的“法治小院”。小院的负责人都是本地人,具有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法治小院”是村里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的活动场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打造了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的“新样板”。
  2024年10月底的一天,阿湖乡托万买里村村民艾某和玉某你争我吵,一路来到村里的“法治小院”,找“法律明白人”司马依力·哈斯木主持公道。
  经了解,艾某和玉某是邻居,两家人因化粪池产生纠纷。艾某称玉某将自家化粪池的盖子打开后,气味恶臭无比影响其一家人的生活。玉某称如果不打开化粪池的盖子,臭味就会飘到自己家里。
  听到这,司马依力说:“我知道了,这事好办,我马上就能给你们解决。”
  65岁的司马依力是村里的老党员,他曾在担任村干部时专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听到两人纠纷的焦点后,司马依力判断,化粪池反味是因为防臭阀坏了。于是,司马依力买好防臭阀后到玉某家帮其安装好,很快,臭味消失了。
  除了“法律明白人”坐镇“法治小院”,基层普法宣传志愿者、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律顾问也会采取定期“坐诊”、按需“出诊”的方式,到“法治小院”开展法治讲座、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法律咨询等工作。
  松他克镇阿孜汗村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该村以“仙果新乡村 幸福阿孜汗”为主题,按照“一户一设计、一户一特色”的理念,有计划、分步骤地对整个区域开展综合环境提升及特色风貌改造。
  “在改造过程中,‘法治小院’发挥巨大作用,让法治贯穿全过程。”阿孜汗村党支部书记陈勇威说。
  2024年10月初,阿孜汗村决定拆迁博古孜河沿岸的39户村民房屋。消息一出,村民们议论纷纷。该村“法律明白人”买买江·玉素甫将涉及拆迁的村民代表请至自家“法治小院”,并邀请了松他克镇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者帕孜丽亚·艾尔肯为村民们进行政策解读和普法。
  现场,帕孜丽亚给村民们讲解拆迁的法律规定,并就村民们提出的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及搬迁费等问题进行解答。帕孜丽亚以法释理,村民们的疑惑渐渐消散,对拆迁的话题也不再抵触。目前,已有十几户村民同意签订拆迁协议。
  如今,在阿图什市,一个个“法治小院”释放出基层治理“大能量”,成为宣传政策法规的“广播站”、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车”、化解基层矛盾的“终点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