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让平安成为冰雪之约最温暖底色
· 抓源促治化解矛盾在前端
· 夯基固本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 守底线 提质效 创品牌 作表率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去年帮助群众挽损4700万余元
· 安徽九成监狱为青年民警成长赋能
· 临汾铁警扎实做好春运安保工作

抓源促治化解矛盾在前端
杭州钱塘区持续打造多元化立体式社会治理新体系

( 2025-02-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王  春
□ 本报通讯员 鲁彬彬 姚佳妤

  噪声干扰、财产争议、情感纠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是矛盾纠纷的源头。如何做到矛盾化早、化小,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通过打造“聚沙e安”平台、打响“前调荟”品牌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三源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在前端。
  下沙街道是钱塘区最早一批撤村建居的区域之一,安置房多、商业综合体多、外来人员多,为破解新面临的治理难题,街道创新打造“聚沙e安”数字化平台,小程序开通“一键呼”功能,居民诉求直达社区指挥站“微脑”,社区自治队伍“秒级”响应。
  “真有麻烦事的时候,用小程序比打110还要快!”下沙社区居民廖大姐称赞道。原来,2月7日14时55分,下沙社区“聚沙e安”指挥室收到廖大姐求助信息,称租户拖欠房租,多次讨要未果,引发口角。社区两名巡防队员接到指令后,不到10分钟就到达现场。15时22分,在巡防队员现场调解下,廖大姐与租客矛盾得以化解,事件处理完毕。一起小纠纷从发生到化解,27分钟完成闭环。
  “通过‘聚沙e安’平台,我们能更快速地排查矛盾点、更准确地评估纠纷性质,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调解策略,平均事件响应时间缩短至5.2分钟。”下沙街道党工委委员沈涛介绍。
  平台上线以来,警源吸附能力逐步显现:下沙街道各社区非警务类事件总量5737件,其中通过“聚沙e安”上报处置的占比达41.9%。
  推进数字化提高速度的同时,一支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调解队伍是确保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的关键所在。
  “我们大家伙儿就盼着这笔钱,家里都等着回去过年呢。”1月7日6时,李师傅等10余名驾驶员就来到前进街道向“前调荟”求助。原来,甲公司将李师傅等人的业务分包给了乙公司,但乙公司以甲公司未结账为由,迟迟未支付工资及运输费共计60余万元。“前调荟”调解员朱志坚迅速介入,经过多次协商谈判,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乙公司于2月1日前将薪资全部结清。
  前进街道有常住人口5万人,外来人口占四分之三。辖区有长安福特、吉利汽车等知名企业68家以及世界五百强企业12家。街道发挥老支部书记、老党员的优势和特长,组建“老支书·前调荟”议事矛调组织,配备3名专职调解员,聘请律师、民警、企业负责人等12名调解骨干,吸纳11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和45名企业人事主管作为矛调“吹哨员”。
  为了更好地与辖区企业融合,延伸矛调触角,“前调荟”在企业集聚区组建了两个工作站,打造矛盾调解、为企服务、咨询受理“一站式”增值服务平台。“‘前调荟’工作站既可以加强政府与企业、务工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又能够迅速响应并介入各类矛盾纠纷,运用专业调解手段及时化解矛盾。”前进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杭伟介绍。
  2024年,“前调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458起,其中复杂矛盾纠纷62起,涉案金额1982.98万元。
  平安之基,筑于细微之处。钱塘区将持续以“抓源促治、强基固本”为主题主线,以“聚沙e安”数智治理为牵引,积极引入专职调解律师和民办非企业调解组织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一街一品”特色调解品牌对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作用,持续打造多元化、立体式社会治理新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