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更加坚实法治保障
· 如何让每一件代表建议“掷地有声”
· 《共同纲领》庄严宣告
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更好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

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更加坚实法治保障
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座谈会综述

( 2025-01-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对赓续中华文脉、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12月25日,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与会人员表示,要深刻理解、牢牢把握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的立法精神、制度原则和实践要求,加大保护力度,促进传承利用,强化责任落实。要切实抓好法律宣传普及,通过严格执法确保法律规定落到实处,着力推进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推动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全面有效实施,以法治力量促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相关配套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增指出,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有很多亮点,其中最突出的有四个方面:落实党的领导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保护第一,完善文物保护制度;促进有效利用,更好发挥文物作用;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凝聚全社会力量保护文物。
  武增指出,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对制定相关配套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相关配套规定的制定主体。例如,文物认定的主体、标准和程序由国务院规定并公布;又如,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规定并公布。有关方面要按照立法法的要求抓紧出台相关配套规定。要以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文物工作法治化水平。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说,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既是时代之问,也是人民之需。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进一步明确文物保护的法律地位、责任主体和价值导向,为我们提供了坚强指引和重要保障。
  李群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有序做好法律实施工作,推动文物保护法律制度有效落地、推动完善文物保护配套制度、推动全社会形成依法保护文物的浓厚氛围。“要做好法规规章‘立改废释’,指导地方立法,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统筹顶层制度和配套制度设计,将文物保护法的立法精神和原则要求落实落细。”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在统筹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方面作出很多新的规定,呈现出保护范围更广泛、保护要求更严格、保护制度更健全、保护措施更具体等鲜明特点,为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秦海翔表示,要按照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保护好不可移动文物所依存的物质空间。比如,坚持应保尽保、古今并重,将见证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历程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纳入保护体系。
严格执法深入普法
  “公安部始终将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作为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坚持专项严打,突出能力建设,强化协同共治,取得明显成效。”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刘忠义说。
  刘忠义介绍说,2017年以来,公安部会同国家文物局连续部署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联合文物部门,严厉打击盗掘、盗窃、倒卖、走私等各类文物犯罪活动,累计侦破案件1.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万名。
  刘忠义表示,公安部将全力抓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的实施适用,坚决守护国家文物安全。要持续深入推进专项行动,坚持以打开路,突出打防并举,用好文物保护法新规定,将侵害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等犯罪纳入重点打击范畴,严打各类突出文物犯罪;要根据此次修订对文物市场执法主体作出的调整,迅速对接文化执法、文物行政等部门,在文物市场监管等方面加强行刑衔接,理顺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文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要以此次修法工作为契机,配合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广泛宣传,发布典型案例,开展以案普法,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群众增强法治观念和文物保护意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明征表示,要深入开展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的宣传普及,着力提升全社会文物保护法治意识。司法部将推动有关部门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纳入普法内容,推动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全面有效贯彻实施;推动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担当,带头学习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各地各相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形成自觉依法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李明征说,为保障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有效实施,司法部正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抓紧研究制定修订相关配套规定,细化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要求,健全完善文物保护制度体系。同时,司法部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聚焦文物保护领域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督促有关单位切实履行监管职能,为文物保护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紧密结合实际工作
  “近年来,山西省推动法律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部门协作机制持续深化、文物保护氛围更加浓厚,切实筑牢文物保护法治屏障。”山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润民说,要久久为功,扎实推动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全面贯彻实施。
  刘润民表示,要完善配套立法。研究起草《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细化上位法原则要求,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协调机制等方面体现鲜明地方特色,对文物研究利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行为规范、不可移动文物拆除监管、“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等作出针对性规定,凸显“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重实效”的地方立法效果。要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加强文物违法案件督察督办,严厉打击盗窃盗掘、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认为,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要发挥好考古“国家队”引领作用,同考古中心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唐炜说,要深入解读新的法律精神,按照国家文物局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考古领域配套制度、政策措施。比如,深入开展考古工作规划、考古勘探、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涉海建设工程考古、考古人才队伍建设等管理政策研究;要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确保法律落实落地。比如,坚持考古研究与文物价值研究阐释并重,加快考古资料整理、研究和成果出版,编写考古普及性读本、音视频作品,支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建设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是国家设立的负责敦煌莫高窟等六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的机构,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宣传好、贯彻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要宣传贯彻法律内容,全面落实保护传承规定,坚决维护法律权威。
  苏伯民说,将推动数字敦煌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着力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等,打造敦煌学研究高地;坚持负责任的文化旅游,全方位、多元化弘扬好敦煌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