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
□ 本报驻斯里兰卡记者 韩 博 □ 人民海军报记者 邬兴羽 刘少伟 12月21日至28日,正在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斯里兰卡科伦坡港,进行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并向斯里兰卡民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其间,中斯双方还通过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友谊。 和平方舟不仅是救死扶伤的生命之舟,还是促进理解互信的友谊之舟,更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希望之舟。 生命之舟 本次访问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继2017年执行“和谐使命”任务到访科伦坡后,时隔7年再次访问斯里兰卡。 抵港当天,斯里兰卡军方在码头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斯方代表、中国驻斯使馆工作人员、华人华侨和中资机构员工代表等在码头迎接。 访问期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利用主平台开展医疗服务,并开展了多样化的军事医学交流。此外,任务官兵还与斯海军官兵开展了多项文化联谊活动。 斯里兰卡交通和港口部部长拉特纳亚克提到:“十分感谢中国政府派遣专业的医院船向斯里兰卡人民提供专业的医疗援助。” 《斯里兰卡卫报》《每日镜报》及“HIRU新闻”等多家当地媒体在报道中称:“这艘船向斯里兰卡人民提供了先进的医疗设施,还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医疗服务支持,像CT扫描、MRI扫描等检查项目,都是免费的。中国医院船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诊疗效率很高,尽管就诊人数很多,但基本没有长时间排队等待的情况。” 24日清晨,《法治日报》记者在码头看到,来自斯里兰卡各地的患者200余人已经开始准备登船就医。患者马赫什对记者说:“我曾在2011年去过中国,中国朋友对我特别热情友好,我对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信任中国、热爱中国。” 斯里兰卡记者坎查纳说:“第一次在医院船上看到中医针灸治疗项目,让我对博大的中国医学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中医是中国哲学在医学上的体现,反映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 友谊之舟 医院船诊疗期间,和平方舟上的海军官兵与斯里兰卡海军官兵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文体交流活动。 “滴!”一声哨响还未落音,两艘竞渡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桨拍湖水,溅起的浪花打湿衣衫;槌击鼓面,应和的号子铿锵有力……一场龙舟赛,让位于科伦坡市郊的迪亚万纳湖变得热闹非凡。 12月24日,中斯两国海军官兵在这里举行了龙舟友谊赛。 赛艇运动在斯里兰卡有着150多年的历史。走进迪亚万纳湖湖畔的赛艇中心,旗杆悬挂的中斯两国国旗迎风飘扬,门口的船艇存放架上,不同类型的赛艇琳琅满目,一艘印着中斯两国国旗的赛艇尤为引人注目。 “这艘赛艇名为‘中斯友谊号’,是2022年中斯首次举办‘共济杯’端午节龙舟赛时,中方赠送给我们的珍贵礼物。”斯里兰卡海军联络官迪鲁卡向记者介绍,在种类繁多的赛艇运动中,由于可参与人数多、富有文化特色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喜欢参加和观看赛龙舟。 经过短暂的适应性训练,两支由中斯海军混编而成的龙舟队伍随着一声哨响,奋勇向前。 湖面竞渡正酣,岸边加油热烈。当两艘龙舟先后抵达终点时,中斯海军啦啦队纷纷热情地为龙舟队员喝彩,同舟奋楫的中斯队员为比赛时的默契配合击掌握手,掌声和欢呼声让迪亚万纳湖畔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比赛结束,任务官兵与斯海军官兵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在湖畔愉快交流,从刚刚比赛时的配合表现,到龙舟的发展起源,从“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开展的医疗服务,到中斯两国的务实合作,双方敞开心扉的畅谈拉近了情感,欢快的笑声在赛艇中心飘荡。 希望之舟 12月24日上午,斯里兰卡总理阿马拉苏里亚在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戚振宏、“和谐使命—2024”任务指挥员应洪波少将、何永明少将陪同下参观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阿马拉苏里亚饶有兴致地听取“和平方舟”开展医疗服务的介绍,参观了各科室和中方自主研发的各种医疗设备,观摩中医诊疗,为白内障术后患者揭去纱布,并不时与前来就医的斯里兰卡民众亲切交谈。 阿马拉苏里亚表示,“和平方舟”到世界各地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风范。医院船所有医护人员凭借精湛的医术、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一颗颗真诚的爱心,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展现出良好的职业风貌。斯方诚挚感谢“和平方舟”来斯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愿同中方一道继续深化两国友好合作,更多地造福两国人民。 斯方工作人员那亚克勒对记者提到,和平方舟是书写生命、友谊华章的和平使者,让海上丝绸之路闪耀着生命、友谊、希望之光,希望斯中友谊长青,希望中国朋友多来斯里兰卡做客! 戚振宏曾多次表示,中国始终致力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坚信斯里兰卡人民在迪萨纳亚克总统的带领下,一定能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实现繁荣富强。中斯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也必定在高水平、高起点上取得更大发展。

|
|
“和平方舟”号时隔七年再访斯里兰卡
|
|
|
|
( 2024-12-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