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0/13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民心茶室”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 “公安1号窗口”打造便民利企“绿色通道”
· 图片新闻
· “1+5+N”模式助力审判工作跑出加速度
· 实现群众受益园区增收多方共赢
· 以高质效履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
· 青海祁连县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筑牢安全屏障
· 屯昌县开展禁毒和反诈宣传活动
· 探索“民调入所”警务运行模式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公安1号窗口”打造便民利企“绿色通道”

( 2024-12-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古雪丽 安静
  
  “今天是周末,我以为你们不上班!”近日,某企业负责人刘先生着急办理相关工作手续,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行政服务中心“公安1号窗口”值班电话。得知“窗口一直有人,可以随时办理”,刘先生立即驱车从若羌县依吞布拉克镇赶到县城,不到20分钟就办完审批手续。
  2023年12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局创新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在新疆率先推出“公安1号窗口”建设,兑现公安机关对企业、群众审批服务“最多跑一次”的承诺。
  截至目前,“公安1号窗口”覆盖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2个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近一年来已为企业办理审批、急事特事和疑难复杂业务数千笔。
  “公安1号窗口”采取“24小时自助+人工”服务模式,重点开展政策业务咨询、涉企事项服务审批、特殊群体帮代办、急事特事速办、疑难复杂问题综合协调、“办不成事”投诉举报6项服务内容,通过“企业(群众)吹哨、窗口响应、警种报到”,实现审批服务“前台集中受理、后台分类流转、警种并联办理、窗口统一出件”。
  11月21日,轮台县某企业员工亚先生来到轮台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1号窗口”办理无人机备案登记。
  亚先生所带资料虽然不齐全,但窗口民警仔细审核其提交的无人机型号、序列号、购买凭证等材料后,认为缺失材料不影响登记审核,于是先为其办理了无人机备案登记手续,要求其后续补全缺失材料。
  轮台县公安局在“公安1号窗口”推行“容缺受理”举措,部分非核心材料暂缺且不妨碍审核,申请人可先办业务后续补交材料,极大减少企业和群众因材料不全而徒劳往返的情况。
  自“公安1号窗口”设立以来,轮台县已推动30余项业务实现全流程办理,利用内部流转的形式,完成受理、审批、出件等环节工作,极大压缩办理时间。
  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局政务服务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局按照“应赋尽赋”原则,将身份证办理、户口迁移、特种行业许可审批、印章备案登记等50个业务事项,纳入“公安1号窗口”服务范畴,相关部门在收到“公安1号窗口”诉求登记后3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实现服务资源集中与配置优化。
  据《法治日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机关以“公安1号窗口”为依托,不断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改革,延伸服务触角,接连推出“流动驿站”“背包警务”等一批公安政务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上门办、集中办、延时办、延伸办服务。自窗口设立以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机关已办理涉企事项服务审批5900余笔,急事特事速办业务1100余笔,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疑难复杂问题180余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