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13 1/13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 中央军委表彰全军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六次委员长会议
· 完善检侨合作机制 维护侨胞合法权益
· 法官手里再小的案子也是老百姓的大事
· 让群众“菜篮子”量足价实
· 法治小分队深入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 让法律顾问走进寻常百姓家
· 以法治之力保民生
促发展护稳定

让群众“菜篮子”量足价实

( 2024-12-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林楠特
  
  5斤水果拎到家变4斤,500克砝码称出750克……近年来,集贸市场内“缺斤短两”“计量作弊”等现象频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加强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有效打击利用电子计价秤作弊等违法行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修订出台了《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集贸市场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购买食品和日用品的重要场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然而,一些不法商家违背诚信经营理念,有的在电子计量器上加装增重器,达到增重、增量效果;有的利用技术手段,改变秤的电子芯片,通过预设的按钮或修改密码,随时调整电子秤的状态。
  对商家来说,依靠“缺斤短两”手段“背刺”消费者,看似得了眼前利益,却迟早会为此付出代价,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对监管者来说,消费侵权绝不是小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计量法等法律法规都对经营者的相关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现行《办法》明确了集市主办者、经营者、计量检定机构、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责任和罚则。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从现实看,“缺斤短两”往往手段隐秘、金额较小、随机性大。因此,治理“缺斤短两”乱象,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管无疑是基础。同时,只有动真格、提高违法成本,才能让那些想动手脚的人望而生畏。此次修订出台的《办法》,可以说既注重压实集市主办者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者行为,也加大了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如明确集市主办者发现经营者“计量作弊”而不制止,或者包庇、纵容的,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经营者应当使用计量器具进行测量而未使用的违法行为,处罚上限由一千元调整为一万元。这些规定将对“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形成更有力震慑,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老百姓到集贸市场购物,为的是买到量足且价实的商品。期待有关部门积极贯彻修订后的《办法》,督促引导各相关方履行好主体责任,坚决减少和杜绝“缺斤短两”现象,全力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让老百姓购物更安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