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社区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人熟地熟情况熟 矛盾纠纷及时解
· 红盾工作站吹响平安建设“集合哨”
· 洛阳高新法院收案数首次呈下降趋势
· 宁波古林派出所制定矛盾化解三张清单
· 桐城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专项整治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京举行
· 进一步做实人民法院老干部工作
· 把“干字当头”“九分落实”不断落到实处
· 检察公益诉讼1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 巩固改革成果 提振发展信心

红盾工作站吹响平安建设“集合哨”

( 2024-12-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 本报记者  刘欢
  □ 本报通讯员 苑琳
  
  大写的英文字母“H”和“D”组成红色盾牌状,这样醒目的标志,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纱帽街道的独特风景,它们有个响亮的名字:红盾。
  纱帽街道地处湖北武汉西南郊,辖区流动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矛盾隐患叠加,治安环境较为复杂。2023年以来,纱帽街道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建引领,选取临街商圈、老旧小区、大市场等关键地段,打造6个红盾工作站,发动公安、城管、市场监管、司法行政等职能部门力量下沉,开展执法、宣传、防范一体行动,通过“红盾吹哨,部门报到”,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每个站都成立了功能性党支部,由所属社区书记兼任党支部书记,所属社区民警兼任副书记并负责日常管理,通过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开展多元共治。”纱帽街派出所所长徐涛说。
  纱帽街道充分发挥红盾工作站的前哨作用,在辖区重点地段设置若干治安巡控点,建立前后方联动机制,确保遇有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不断提高社会面“见警率”“快反率”。除日常驻站人员外,纱帽街道整合平安建设相关力量和社会组织,抽调机关干部、招募“纱帽义警”、招聘公益岗位人员增配到各站点,按需协助开展治安巡查、矛盾调处等。
  “我们坚持每日晨会、每周例会、每月小结,同时针对敏感节点、重要案件和复杂纠纷,建立联席研判、联动处置、联合调解等机制。”廖家堡社区红盾工作站党支部副书记周维说。
  薇湖水岸小区是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旧、物业纠纷多。2023年,原物业公司撤离,新物业公司迟迟不能选定,业主们在小区管理方面的意见也难统一,一时间陷入僵局。纱帽街道薇湖路社区红盾工作站积极搭建平台,街道、住建、城管、人大代表、业主代表等多方共商、群策群力,最终通过引入红色物业、筹措维修基金,有力推动小区管理、设施老化损坏等问题的解决,物业服务质量不断改善,物业费收缴率从30%提高到90%。
  据悉,针对高频矛盾纠纷调解事项,红盾工作站引入司法、执法和相关部门专业力量进驻,同时建立由“五老”、乡贤、社工、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调解员队伍,为居民提供专业政策咨询、信访矛调、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
  在廖家堡社区红盾工作站里,有间舜华“和事佬”工作室,这是热心公益的社区居民骆舜华牵头打造的。
  “居民发生矛盾纠纷,我们就将他们请到工作站来。如果涉及哪个部门,我们就联合相关部门进行调解。”骆舜华说。
  近年来,舜华“和事佬”工作室成功化解一批疑难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区热心居民加入。2023年,这支“草根”调解队获评“武汉市金牌调解室”。
  “红盾工作站虽然建立在社区里,但服务范围并不局限于单个社区。”纱帽街道平安办工作人员徐枫介绍,该街道以红盾工作站辐射周边,联合21个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122个小区(网格)服务驿站,倾力打造“15分钟街域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服务圈”,切实把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疏导调解送到群众身边。
  据统计,自红盾工作站建立以来,纱帽街道辖区治安持续向好,110警情、治安类警情及刑事有效警情同比均大幅下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