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4 1/4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万事有解的“钥匙”藏在“合”字里
· 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
· 奋进新征程 青春正当时
· 图片新闻
· 对不合理低价游坚决说“不”
· 充分发挥国际性律师组织职能作用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联合国防暴队绩效考核强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 战训结合在突击时刻
· 最高检发布意见明确全面
深化检察改革任务目标
· 二维码

对不合理低价游坚决说“不”

( 2024-12-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马树娟

  打着“政府补贴”幌子的“芙蓉硒都五日游”,最终变成被迫购物游;旅游期间,旅游者被安排到合同约定外的购物店购物……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典型案例,旨在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是老百姓放松身心、感受生命美好的一种重要休闲方式,但在生活中很有可能因为旅游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让这种休闲之旅秒变添堵之旅。从文旅部公布的典型案例看,当前旅游市场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其中,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并诱骗、强制消费者购物,是旅游市场一直以来存在的顽疾。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旅游经营者不是想着如何优化旅游服务、提供差异化的旅游线路、提升消费者旅游体验,而是想继续使用不合理低价揽客的老套路。为了避免套路被消费者识破,有的还打出“政府补贴”的幌子将不合理低价游合理化。然而,“纸里终究包不住火”,无论其一开始允诺的低价多么诱人,最终还是要通过其他创收方式来弥补前期的投入并获得相应的利润,于是通过诱骗、强制消费者购物就成了常用的配套“宰客”伎俩。
  由于不合理低价游明显违背价值规律,潜藏着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暗坑,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蚀旅游业的健康肌体,我国旅游法早就对此明令禁止,监管部门也在持续进行整治。不过,仍有一些旅游经营者心存侥幸,重蹈覆辙。此次文旅部对涉事旅行社予以严厉处罚并对外公布,既是表明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是在警示旅游经营者:使用不合理低价套路揽客,其结果必然是会受到消费者的投诉和监管部门的处罚,最终伤及自身品牌信誉,仔细算下来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旅游寄托着人们对“诗与远方”的美好期许。期待在监管部门的持续治理下,旅游经营者能对不合理低价游坚决说“不”,从而让消费者在每次出游时都能放心、安心、舒心,而非在不合理低价游的陷阱中上演步步惊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