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
图①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当天,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内人流如织。
图②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设置了知识产权和法律工作服务站,以及参展产品专利和商标申请的受理窗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也首次在链博会上设立了展台。
□ 本报记者 张维 文/图 随着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的完美落幕,中国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的努力与成效,再次被世界看到与认可。 数据最具有说服力。共有620余家企业、机构和国际组织参展,比首届增加20%。涉及69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其中包括78家世界500强企业、86家中国500强企业,境外参展商占比从首届的26%上升至32%。“这充分说明国际社会对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迫切期待,也说明各国企业对中国发展的信任、对链博会的信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说。 外企积极拓展在华供应链 “Apple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有超过80%在中国生产”。这是链博会现场美国苹果公司的展览牌上的内容。 这与苹果公司CEO库克的公开表态如出一辙:“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来说,没有比中国更为重要的地方了,过去30年我们一直不断地在拓展我们在中国的供应链,而且不断地在加大投资。” 对于苹果参展本届链博会,库克说:“很高兴来到这里,我很自豪苹果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这里参展。”其言谈中更是不乏对中国合作伙伴的高度评价:“我非常重视他们,没有中国的合作伙伴,苹果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这是库克一年内第三次来到中国。今年3月,他现身上海新开的苹果商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来说,“没有比中国更为重要的地方”。 今年10月,库克在北京明确表示,中国的高速发展帮助苹果公司实现快速和可持续增长,苹果将致力于在华长期发展,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助力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继续为推进中美经贸领域沟通交流发挥桥梁作用。 库克对于中国市场及中国企业深度参与的供应链的看重,从这一年三访中足以看出。 英国力拓集团董事长鲍达民说,力拓集团是通过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来获益的,“我们在中国有制造基地,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力拓集团每年从中国采购价值10亿美元的设备,去年是40亿美元,“并不是说成本在中国比较低,而是中国的产品质量非常高,非常可靠”。鲍达民表示,相信中国的高质量制造业能够帮助力拓集团继续做好全球业务发展。 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彼得坦言,匈牙利一直以来从对华经济合作中受益良多。“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成为中国对欧洲投资最大的目的国。这些投资,推动了GDP增长,带来最新的科技,提升了研发能力,促进了经济发展,还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人民生活更加稳健,而这些都需要供应链才能够实现。” 链博会深化供应链“朋友圈” 外资企业的上述态度,虽来自各自经验所得,但并非个例。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是联合国标准下工业体系最完整、配套最齐全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约30%,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电子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中高端产业在全球分工中地位加速提升,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全球分工体系中坚实可靠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更是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成中欧班列、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有效降低跨境商品运输和交易成本,持续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增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旨在链接全球经济、使世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链博会,成为颇具号召力的盛会。 参加者对链博会发挥的作用都给予高度肯定并寄予厚望。日本松下集团今年首次参展链博会,表示将借助链博会这一重要纽带,携手合作伙伴共同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作出贡献,并推动供应链成为“共赢链”。 “我相信链博会将扮演好重要的平台作用,帮助欧中两国企业制定更好的互相投资战略,实现更好的投资回报。”欧中企业联合会主席施耐德说。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认为,链博会这个平台能让麦当劳的供应链“朋友圈”合作进一步深化,不断提高效率,“这必将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更好地服务餐厅和消费者”。 通过链博会加强合作,是所有参展商的共同心声。鲍达民引用中国俗语所说的“独木不成林,独弦不成曲”来说明,未来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就越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一个互联互通的富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也势必产生更大的价值”。 双向奔赴中实现合作共赢 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合作共赢。这是链博会主办方最想要发出的声音。 如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链博会开幕式上呼吁的那样:“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深入交流中凝聚广泛共识,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合作共赢,在链接世界中共创美好的未来。” 本届链博会上,各国工商界人士聚焦“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主题,围绕先进制造、清洁能源、智能汽车、数字科技、健康生活、绿色农业和供应链服务等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深入交流、达成共识,共同发出了《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北京倡议》(以下简称《北京倡议》)。 《北京倡议》提出,共同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反对保护主义,加强国际产业分工协作,共促产业融合发展,深化供需互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合力打造产业合作增长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实现产业互促、利益共享、发展共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同时,促进数字互联互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发挥工商界独特作用。 “欢迎更多国家工商界加入本倡议,携手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动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任鸿斌说。 事实上,这也是大势所趋。本届链博会上中国贸促会发布的被称为“一报告两指数”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与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全球供应链连接指数,都给出了积极的信号。 《报告》认为,全球供应链促进因素多于消极因素。例如,全球物流、通信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朝着兼顾效率与安全的方向发展,展现出一定的韧性,保障全球供应链有效连接;新的多双边经贸规则开始探索新领域的规则制定;主要经济体通过立法保障关键产品供应链韧性等。促进指数显示,2018年至2023年,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明显上升,促进指数从0.27升至0.66,增长144%,表明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处于上升态势,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环境总体向好。连接指数显示,2014年至2023年,连接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由0.271上升至0.732,增长170%,处于历史高位。 显然,全球供应链具备倾向连接的内生动力。如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所说:“全球供应链连接是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是人心所向。”

|
|
“链”接世界 共“赢”未来
|
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赢得参展商信任与期待
|
|
|
( 2024-12-0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