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 本报记者 刘 欢 □ 本报通讯员 李善飞 周 闯 警务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排查调解……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随着共同缔造理念的逐步深入,平安法治力量源源不断下沉社区,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对此,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做出探索:打造“平安超市”。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青山区委政法委了解到,今年9月,该区依托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区综治中心,打造的首家“平安超市”开门营业,让周边居民及辖区企业能像在超市一样,自由选择便捷优质高效的平安法治公益服务。 搭平台 初冬清晨,记者走进青和居社区警务室,车驾管自助服务机、政务类业务查询机等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映入眼帘。 社区民警刘博彬介绍,今年9月完成全面升级后,警务室增设的一批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正式投入运行,提供身份证补领、企业信用报告查询、大学生落户、驾照换证等894项公安、政务、审批服务事项,满足居民高频业务办理需求。 社区警务室只是“平安超市”的一部分。 “我们统筹协调全区政法力量,依托‘法律门诊’、共享法庭、检察工作联系点、‘桂小妹调解工作室’等载体,在‘平安超市’里‘上架’丰富多样的平安法治产品,供社区居民选择。”青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谢玲介绍,“平安超市”还提供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切实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 因对伤残等级鉴定有异议,前不久,青和居社区的徐婆婆一纸诉状将医院告上法庭。 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法律门诊”法官联系案涉医生,主动上门释法明理,为其治疗康复提供指导。 “我们还与网格员一道,时常上门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老人非常感动,主动撤回起诉。”青山区法院法官助理高明说。 据悉,“平安超市”不仅包含人工服务、自助服务、反诈宣传、VR体验、共享客厅、法治文化广场等区域,还将阵地延伸至社区每个楼栋,通过“智能+人工”“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服务居民群众。 记者随机走进一个楼栋,只见入口处的“天天敲门组”公示栏里,既有楼栋党支部书记,也有社区律师、社区医生等,并附有联系方式。 近年来,青和居社区升级网格“天天敲门组”,按照每个楼栋“1名党员骨干、1名下沉单位干部、9名志愿者”标准,全覆盖组建82支“119自管小分队”,将解纷触角精准延伸至楼栋、进家庭。 护平安 楼上爱给鸟儿喂食,楼下就遭了殃,阳台上全是鸟粪。 接到求助,刘博彬带着辅警上门,未曾想吃了“闭门羹”。 青和居社区是武汉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区,外来人口占比高达93%,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不小的挑战。 “处理邻里纠纷,老程有办法。”刘博彬联系“桂小妹调解工作室”金牌调解员程瑞恒再次上门。 在程瑞恒的劝说下,楼上居民认识到错误,同意不再在阳台喂鸟。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平安超市”广泛组织发动各方力量组建“六和”社区警务团队,致力于开展安全宣传、消防检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项工作。 同时,依托“顺顺吧”矛盾化解平台、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等阵地,联合下沉政法干警、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社区律师、党员居民骨干,帮助居民顺心顺气。 解纷不止于线下。“平安超市”充分发挥武汉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法指针”作用,让居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获得及时有效服务。 “‘平安超市’自建立起来,有效整合辖区平安法治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青山区工人村街道平安办负责人徐浩博说。 促发展 “能不能简化我们请假外出的流程?”前不久,社区矫正对象朱某某问来社区开展巡回检察的检察官。 朱某某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武汉两地开设企业,需经常前往马鞍山市处理业务,如每次向社矫机构请假批准后再去处理,可能耽误工作进度。 企有所呼,我必有应。青山区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联系点举行公开听证会,依法批准了朱某某的申请。 青山区检察院还联合区司法局会签《关于在涉市场主体社区矫正对象执行活动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工作意见》,简化涉市场主体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流程,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为青山区检察院设在群众身边的窗口,检察工作联系点依托“平安超市”平台,通过专题接待、检察听证等方式,为辖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 “平安超市”还积极推动在辖区工业园区成立“共享法庭”,为企业提供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及法治宣传等“家门口”“一站式”个性化服务。 “通过一根线、一块屏,让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送到了企业身边。”青山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施义说。 据悉,青山区将在青和居社区“平安超市”成熟运营的基础上,开设多家“连锁超市”,进一步满足辖区群众对平安法治的需求,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武汉青山区整合政法资源打造“平安超市”
|
上架平安法治产品让群众得实惠
|
|
|
|
( 2024-11-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本报记者 刘 欢 □ 本报通讯员 李善飞 周 闯 警务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排查调解……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随着共同缔造理念的逐步深入,平安法治力量源源不断下沉社区,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对此,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做出探索:打造“平安超市”。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青山区委政法委了解到,今年9月,该区依托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区综治中心,打造的首家“平安超市”开门营业,让周边居民及辖区企业能像在超市一样,自由选择便捷优质高效的平安法治公益服务。 搭平台 初冬清晨,记者走进青和居社区警务室,车驾管自助服务机、政务类业务查询机等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映入眼帘。 社区民警刘博彬介绍,今年9月完成全面升级后,警务室增设的一批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正式投入运行,提供身份证补领、企业信用报告查询、大学生落户、驾照换证等894项公安、政务、审批服务事项,满足居民高频业务办理需求。 社区警务室只是“平安超市”的一部分。 “我们统筹协调全区政法力量,依托‘法律门诊’、共享法庭、检察工作联系点、‘桂小妹调解工作室’等载体,在‘平安超市’里‘上架’丰富多样的平安法治产品,供社区居民选择。”青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谢玲介绍,“平安超市”还提供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切实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 因对伤残等级鉴定有异议,前不久,青和居社区的徐婆婆一纸诉状将医院告上法庭。 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法律门诊”法官联系案涉医生,主动上门释法明理,为其治疗康复提供指导。 “我们还与网格员一道,时常上门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老人非常感动,主动撤回起诉。”青山区法院法官助理高明说。 据悉,“平安超市”不仅包含人工服务、自助服务、反诈宣传、VR体验、共享客厅、法治文化广场等区域,还将阵地延伸至社区每个楼栋,通过“智能+人工”“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服务居民群众。 记者随机走进一个楼栋,只见入口处的“天天敲门组”公示栏里,既有楼栋党支部书记,也有社区律师、社区医生等,并附有联系方式。 近年来,青和居社区升级网格“天天敲门组”,按照每个楼栋“1名党员骨干、1名下沉单位干部、9名志愿者”标准,全覆盖组建82支“119自管小分队”,将解纷触角精准延伸至楼栋、进家庭。 护平安 楼上爱给鸟儿喂食,楼下就遭了殃,阳台上全是鸟粪。 接到求助,刘博彬带着辅警上门,未曾想吃了“闭门羹”。 青和居社区是武汉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区,外来人口占比高达93%,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不小的挑战。 “处理邻里纠纷,老程有办法。”刘博彬联系“桂小妹调解工作室”金牌调解员程瑞恒再次上门。 在程瑞恒的劝说下,楼上居民认识到错误,同意不再在阳台喂鸟。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平安超市”广泛组织发动各方力量组建“六和”社区警务团队,致力于开展安全宣传、消防检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项工作。 同时,依托“顺顺吧”矛盾化解平台、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等阵地,联合下沉政法干警、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社区律师、党员居民骨干,帮助居民顺心顺气。 解纷不止于线下。“平安超市”充分发挥武汉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法指针”作用,让居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获得及时有效服务。 “‘平安超市’自建立起来,有效整合辖区平安法治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青山区工人村街道平安办负责人徐浩博说。 促发展 “能不能简化我们请假外出的流程?”前不久,社区矫正对象朱某某问来社区开展巡回检察的检察官。 朱某某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武汉两地开设企业,需经常前往马鞍山市处理业务,如每次向社矫机构请假批准后再去处理,可能耽误工作进度。 企有所呼,我必有应。青山区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联系点举行公开听证会,依法批准了朱某某的申请。 青山区检察院还联合区司法局会签《关于在涉市场主体社区矫正对象执行活动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工作意见》,简化涉市场主体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流程,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为青山区检察院设在群众身边的窗口,检察工作联系点依托“平安超市”平台,通过专题接待、检察听证等方式,为辖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 “平安超市”还积极推动在辖区工业园区成立“共享法庭”,为企业提供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及法治宣传等“家门口”“一站式”个性化服务。 “通过一根线、一块屏,让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送到了企业身边。”青山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施义说。 据悉,青山区将在青和居社区“平安超市”成熟运营的基础上,开设多家“连锁超市”,进一步满足辖区群众对平安法治的需求,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