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曹长青 熊昌志
山水含情,拘所有爱。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一拘留所着眼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工作理念,着力打造“枫桥式监所”,构建打造一个专班、创新一套机制、搭建一个联动平台、坚持一个导向“四个一”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发挥阵地优势化解社会矛盾,持续有力普法树规、排难解纷、息事平诉,促进被拘人员转化和社会和谐稳定。 “领导牵头+专职民警”攻坚克难 今年1月10日,兴安县群众周某父子与王某因销售矿泉水争抢客源起争端。1月11日,他们入所时,双方矛盾激烈。桂林市第一拘留所管教民警及时摸清情况后,果断启动“四个一”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普法明利害,讲理破坚冰。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所长张文和专职民警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结合“每日课堂”例行普法教育,向双方讲清相关法律法规及一时冲动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经过再三教育,1月16日,双方签订和解协议。 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把矛盾化解作为重点基础业务,通过转化在押人员促进监所安全和社会稳定。他们坚持“人人齐参与、个个有任务,领导带头、每周至少排查化解1起矛盾”,由专职民警负责日常矛盾化解的指导、协调、统计和信息录入等工作。全所采取自行组队或根据实际组成临时团队的方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其中“领导牵头+专职民警”解纷模式成为攻克急难矛盾的利器,一次次化干戈为玉帛。 “警情日研判+团队合力”持久发力 今年3月22日,灵川县居民黄某因故意毁坏水塔,被行政拘留15日。入所后,他情绪激动,扬言已买了农药,要放到水池给大家喝。 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每日巡查发现这一重大隐患后,通过警情日研判会商评估施策,持续攻坚发力。组建专班弄清黄某欲走极端的前因后果,由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政委付正华带队到县里协调。专班还从政策教育、法理分析、亲情感化等方面连续15天与黄某谈心,安排其家人多次与其通话,劝其打消投毒念头。黄某说,在拘留所期间,感受到了尊重、关心和温暖。他表示一定合法合理地反映诉求,不再毁坏水塔,也绝不采取过激行为。 自2023年实施警情日研判以来,桂林市第一拘留所统筹监所日常业务工作,将矛盾化解的信息研判、精细化调解、定期形势评估、考核激励、回访联动等机制有机融入警情日研判,从发现苗头、排查线索、谈话了解、精准施策到合力攻坚、实现目标,有效促进了矛盾纠纷的管控与化解。 “拘调衔接+平台联动”有效解纷 善于借力发力,用足用好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所一体化联防联动联教的工作机制化纷止争是桂林市第一拘留所多年来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方式方法。 2023年2月18日,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收押了甲公司9名滋事人员。此前,该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进行艺术表演,演出后双方因经费问题引发纠纷。入所收押后,管教民警对被拘留人员进行多轮法律教育和利害分析,同时与有关辖区区委政法委和区司法局、文旅局等多部门协调联动,经过反复调解,甲公司表示愿意依法提出诉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系统性工程,“拘调衔接”机制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发力。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活用“拘调衔接”机制,激发“社会矛盾调解联动平台”新活力,通过探索高效勤务模式改革,将普法、矛盾化解、谈话教育和规范管理有机融合,以普法破解矛盾化解难题、以矛盾纠纷化解助推普法,强化全民守法成效,努力让每一个出所人员成为守法公民。 近年来,桂林市第一拘留所在教管和矛盾化解中始终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阵地意识,突出阶段性化解矛盾工作重点,加强与交警、治安、禁毒、卫健、综治等部门的法治宣传协作,推进“社会化普法教育监管大平台”建设,打造普法咨询基地,筑牢全民守法底线。
|
|
攻克急难矛盾 构建解纷阵地
|
桂林第一拘留所着力打造“枫桥式监所”
|
|
|
( 2024-10-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曹长青 熊昌志
山水含情,拘所有爱。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一拘留所着眼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工作理念,着力打造“枫桥式监所”,构建打造一个专班、创新一套机制、搭建一个联动平台、坚持一个导向“四个一”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发挥阵地优势化解社会矛盾,持续有力普法树规、排难解纷、息事平诉,促进被拘人员转化和社会和谐稳定。 “领导牵头+专职民警”攻坚克难 今年1月10日,兴安县群众周某父子与王某因销售矿泉水争抢客源起争端。1月11日,他们入所时,双方矛盾激烈。桂林市第一拘留所管教民警及时摸清情况后,果断启动“四个一”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普法明利害,讲理破坚冰。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所长张文和专职民警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结合“每日课堂”例行普法教育,向双方讲清相关法律法规及一时冲动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经过再三教育,1月16日,双方签订和解协议。 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把矛盾化解作为重点基础业务,通过转化在押人员促进监所安全和社会稳定。他们坚持“人人齐参与、个个有任务,领导带头、每周至少排查化解1起矛盾”,由专职民警负责日常矛盾化解的指导、协调、统计和信息录入等工作。全所采取自行组队或根据实际组成临时团队的方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其中“领导牵头+专职民警”解纷模式成为攻克急难矛盾的利器,一次次化干戈为玉帛。 “警情日研判+团队合力”持久发力 今年3月22日,灵川县居民黄某因故意毁坏水塔,被行政拘留15日。入所后,他情绪激动,扬言已买了农药,要放到水池给大家喝。 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每日巡查发现这一重大隐患后,通过警情日研判会商评估施策,持续攻坚发力。组建专班弄清黄某欲走极端的前因后果,由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政委付正华带队到县里协调。专班还从政策教育、法理分析、亲情感化等方面连续15天与黄某谈心,安排其家人多次与其通话,劝其打消投毒念头。黄某说,在拘留所期间,感受到了尊重、关心和温暖。他表示一定合法合理地反映诉求,不再毁坏水塔,也绝不采取过激行为。 自2023年实施警情日研判以来,桂林市第一拘留所统筹监所日常业务工作,将矛盾化解的信息研判、精细化调解、定期形势评估、考核激励、回访联动等机制有机融入警情日研判,从发现苗头、排查线索、谈话了解、精准施策到合力攻坚、实现目标,有效促进了矛盾纠纷的管控与化解。 “拘调衔接+平台联动”有效解纷 善于借力发力,用足用好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所一体化联防联动联教的工作机制化纷止争是桂林市第一拘留所多年来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方式方法。 2023年2月18日,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收押了甲公司9名滋事人员。此前,该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进行艺术表演,演出后双方因经费问题引发纠纷。入所收押后,管教民警对被拘留人员进行多轮法律教育和利害分析,同时与有关辖区区委政法委和区司法局、文旅局等多部门协调联动,经过反复调解,甲公司表示愿意依法提出诉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系统性工程,“拘调衔接”机制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发力。桂林市第一拘留所活用“拘调衔接”机制,激发“社会矛盾调解联动平台”新活力,通过探索高效勤务模式改革,将普法、矛盾化解、谈话教育和规范管理有机融合,以普法破解矛盾化解难题、以矛盾纠纷化解助推普法,强化全民守法成效,努力让每一个出所人员成为守法公民。 近年来,桂林市第一拘留所在教管和矛盾化解中始终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阵地意识,突出阶段性化解矛盾工作重点,加强与交警、治安、禁毒、卫健、综治等部门的法治宣传协作,推进“社会化普法教育监管大平台”建设,打造普法咨询基地,筑牢全民守法底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