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0/13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1716名“法律明白人”助力基层法治建设
· 图片新闻
· 柳州政法机关着力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 传承“马背警务室”价值追求 守护一方岁月静好
· 杭州城厢街道:打通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
· 推行“十户联防”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 郓城检察院高质效做好信息工作

柳州政法机关着力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 2024-10-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尚永江         桂晨博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民李先生来到派出所“一窗通办”窗口,不到半小时就办好驾驶证换证等事项。“以前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太方便了。”他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柳州市公安局推出集治安、交管、出入境、户政、边防“五合一”的服务窗口26个,实现户政、交管、出入境、治安、边防等五大类70余项业务“一窗通办”。同时推行错时、预约、上门等“八项服务”,有效提升派出所窗口服务质量。
  公安机关“一窗通办”改革,为群众打造“最短服务半径”,是柳州市政法机关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展现。
  柳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建国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柳州市政法机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做到为了群众而改革、依靠群众搞改革、改革成果群众共享。
  作为广西公安机关警务机制改革先行者,柳州市公安局以警情日研判和“创人民满意公安”为抓手,先试先行“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打造“1+5”情指行一体化实战中心,做强派出所“两队一室”,以求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
  此外,柳州市公安局将警力摆上街面,让群众“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市公安局以派出所、交警、巡警和特警“四警合一”模式组建旅游景区警务大队,常态化开展巡逻守护、应急处置、秩序维护等工作。
  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率先在全国实践验证完“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互联网登记上牌新模式的全部流程,打造首个“机动车牌证寄递中心”;率先在全国推广应用“机动车电子影像化数据筛查学习模型”,提高车辆凭证识别准确率。
  为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柳州市委政法委在2021年探索创新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321”工作法。“基层矛盾纠纷先在村级调解3次以上,未化解的由乡级调解两次以上,还不能化解的由县级调解1次,仍无法化解的进入法院,诉前调解不了才引导当事人立案。”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华胜介绍说,2022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数同比下降18.63%,2023年又同比下降3.77%,今年1月至6月再次同比下降10.29%,有效减少群众诉累。
  柳州市检察机关探索完善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入选全国未检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司法保护实践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柳北区人民检察院以数字赋能“检护民生”,研发设计罪错未成年人精准分级干预矫治数字模型,在全市应用后发现干预矫治线索500余条,制发检察建议5件,今年1月至8月全市移送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下降35.2%。
  柳州市司法局为180家“高、精、尖”重点企业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同时推出企业公证顾问制度,为重大生产经营的法律行为当参谋。
  柳州市中级法院与市工商联组织法官进商会、进协会、进企业活动,扎实开展“一对一”法律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