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 本报记者 张晨
近日,“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上海。在“忠诚路上的荣光——纪念75周年上海公安成就展”上,38件(套)文物、藏品和实物勾勒出一部上海公安史。 1949年6月2日,伴随着上海解放的钟声,属于这座城市的人民公安机关宣告成立。75年来,上海公安从设立全国第一个“警民联系箱”,到实现公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连续11年双提升,“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历久弥新。 擦亮金字招牌 “不要看手机和驻足拍照,注意脚下安全。”从地铁人民广场站出入口的下沉式广场穿过西藏中路地道,便是南京路步行街的起始段。在节假日、暑期等客流高峰期,单日累计客流可达20万人次左右。为了避免进出地道的人群发生对冲,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南京东路派出所在每个出入口安排警力,不断提醒市民游客。 “南京东路派出所成立于1954年2月,是一支拥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先进队伍,早在1997年,南京东路派出所被国务院授予‘南京路上好警署’荣誉称号。”南京东路派出所所长梅友斌说,“我们致力于传承‘南东’精神,擦亮金字招牌。” 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中共二大会址,人民公安机关的源头——中央特科……123处“上海公安红色资源联盟”场馆遍布全市。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及周边,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组建了青年突击队,设置了党员先锋岗。 新天地治安派出所教导员顾建宇曾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她常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守护中共一大会址既是光荣使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这个“初心守护岗”不间断执勤,疏导人流、应急处置,确保了中共一大会址及周边区域的安全有序。今年以来,新天地治安派出所累计帮助群众答疑解惑1000余次、找回失物70余件。 见证时代变迁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周浦派出所是一座与共和国同龄的派出所。这里不仅是维护地区治安的堡垒,更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周浦派出所在南汇县周浦镇中大街的晨曦中启航,肩负起守护一方平安的使命。75年风雨兼程,周浦派出所从简陋的办公室发展到今天现代化、智能化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见证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走进周浦派出所荣誉室,一幅骈文字画,记录了派出所的历史。字画两侧印有150余方印信,是周浦派出所历代民警的名字。其中,“顾进才”这个名字,是那个时代公安工作的缩影。作为户籍警出身的他,用双脚丈量了周浦的每一寸土地,用心服务着每一位居民,被誉为“周浦活地图”。 顾进才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周浦民警。如今,周浦派出所的民警们传承着这份精神,无论是在节日安保中确保游客安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他们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随着时代的变迁,周浦派出所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他们积极探索“三所联动”机制,与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紧密合作,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解决平台。 减少群众奔波 1957年夏,陕西路的一个弄堂口挂出“警民联系箱”,这是当时的新成分局(后并入静安分局)首创的居民申报户口新举措。群众只要向箱内投一张需求纸条,民警3天内一定上门办理户口申报事项。这一做法得到公安部的肯定。1958年召开的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决定,在全国推广“警民联系箱”和上门报户口。 75年来,上海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警民联系箱”,到科技加持的零跑动“一网通办”,再到安商惠企、助力城市发展的各项举措,聚焦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精准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提升人民群众办事体验,打通公安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前办案要去医院、鉴定机构、看守所,如今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就能‘一站式’办理,不用再来回奔波,我们可以专心办案,效率大大提高。”在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刚刚完成工作的长寿路派出所民警仲韬感慨道。 9月2日,记者走进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各种先进电子设备让人印象深刻。借助遍布办案区的1000余套智能感知设备,民警能够对嫌疑人的异常动作实现“智能识别、秒级响应”。 “今年以来,为办案部门节约办案时间1.3万余小时,减少路程奔波3.3万余公里。”普陀分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蔡俊明告诉记者,在各办案中心的律师会见室,配备远程智联设备,律师只需在“随申办”平台线上预约,即可跨区远程会见在全市范围内各看守所羁押的嫌疑人。 “忠诚路上的荣光——纪念75周年上海公安成就展”还展示了建局以来指挥办公系统的发展演变,从上世纪50年代的人工程控交换设备,到上世纪80年代的交通指挥室、上世纪90年代的三级警用通信指挥调度网,再到今天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 75年间,违法犯罪的种类,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而变化,但上海公安精准高效打击突出违法犯罪的决心始终不变。而今,上海公安机关不断创新社会治理,迭代升级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将上海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平安城市不懈奋斗。
|
|
从“警民联系箱”到“一网通办”
|
上海公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连续11年双提升
|
|
|
( 2024-09-1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本报记者 张晨
近日,“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上海。在“忠诚路上的荣光——纪念75周年上海公安成就展”上,38件(套)文物、藏品和实物勾勒出一部上海公安史。 1949年6月2日,伴随着上海解放的钟声,属于这座城市的人民公安机关宣告成立。75年来,上海公安从设立全国第一个“警民联系箱”,到实现公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连续11年双提升,“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历久弥新。 擦亮金字招牌 “不要看手机和驻足拍照,注意脚下安全。”从地铁人民广场站出入口的下沉式广场穿过西藏中路地道,便是南京路步行街的起始段。在节假日、暑期等客流高峰期,单日累计客流可达20万人次左右。为了避免进出地道的人群发生对冲,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南京东路派出所在每个出入口安排警力,不断提醒市民游客。 “南京东路派出所成立于1954年2月,是一支拥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先进队伍,早在1997年,南京东路派出所被国务院授予‘南京路上好警署’荣誉称号。”南京东路派出所所长梅友斌说,“我们致力于传承‘南东’精神,擦亮金字招牌。” 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中共二大会址,人民公安机关的源头——中央特科……123处“上海公安红色资源联盟”场馆遍布全市。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及周边,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组建了青年突击队,设置了党员先锋岗。 新天地治安派出所教导员顾建宇曾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她常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守护中共一大会址既是光荣使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这个“初心守护岗”不间断执勤,疏导人流、应急处置,确保了中共一大会址及周边区域的安全有序。今年以来,新天地治安派出所累计帮助群众答疑解惑1000余次、找回失物70余件。 见证时代变迁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周浦派出所是一座与共和国同龄的派出所。这里不仅是维护地区治安的堡垒,更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周浦派出所在南汇县周浦镇中大街的晨曦中启航,肩负起守护一方平安的使命。75年风雨兼程,周浦派出所从简陋的办公室发展到今天现代化、智能化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见证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走进周浦派出所荣誉室,一幅骈文字画,记录了派出所的历史。字画两侧印有150余方印信,是周浦派出所历代民警的名字。其中,“顾进才”这个名字,是那个时代公安工作的缩影。作为户籍警出身的他,用双脚丈量了周浦的每一寸土地,用心服务着每一位居民,被誉为“周浦活地图”。 顾进才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周浦民警。如今,周浦派出所的民警们传承着这份精神,无论是在节日安保中确保游客安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他们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随着时代的变迁,周浦派出所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他们积极探索“三所联动”机制,与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紧密合作,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解决平台。 减少群众奔波 1957年夏,陕西路的一个弄堂口挂出“警民联系箱”,这是当时的新成分局(后并入静安分局)首创的居民申报户口新举措。群众只要向箱内投一张需求纸条,民警3天内一定上门办理户口申报事项。这一做法得到公安部的肯定。1958年召开的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决定,在全国推广“警民联系箱”和上门报户口。 75年来,上海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警民联系箱”,到科技加持的零跑动“一网通办”,再到安商惠企、助力城市发展的各项举措,聚焦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精准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提升人民群众办事体验,打通公安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前办案要去医院、鉴定机构、看守所,如今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就能‘一站式’办理,不用再来回奔波,我们可以专心办案,效率大大提高。”在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刚刚完成工作的长寿路派出所民警仲韬感慨道。 9月2日,记者走进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各种先进电子设备让人印象深刻。借助遍布办案区的1000余套智能感知设备,民警能够对嫌疑人的异常动作实现“智能识别、秒级响应”。 “今年以来,为办案部门节约办案时间1.3万余小时,减少路程奔波3.3万余公里。”普陀分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蔡俊明告诉记者,在各办案中心的律师会见室,配备远程智联设备,律师只需在“随申办”平台线上预约,即可跨区远程会见在全市范围内各看守所羁押的嫌疑人。 “忠诚路上的荣光——纪念75周年上海公安成就展”还展示了建局以来指挥办公系统的发展演变,从上世纪50年代的人工程控交换设备,到上世纪80年代的交通指挥室、上世纪90年代的三级警用通信指挥调度网,再到今天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 75年间,违法犯罪的种类,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而变化,但上海公安精准高效打击突出违法犯罪的决心始终不变。而今,上海公安机关不断创新社会治理,迭代升级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将上海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平安城市不懈奋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