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76.1万人追加起诉3.2万人
· 站好“前哨岗” 源头解纠纷
· 逾五千个证明材料免提交
· 图片新闻
· 老民警主动下沉“入格”以老带新
· 金沙检察“四步法”有效化解矛盾
· 从分别找警种到只需找警察

站好“前哨岗” 源头解纠纷
伊犁州直两级法院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司法服务

( 2024-07-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张  婷 朱  茜
  
  盛夏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大景区游人如织,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观光。
  7月27日上午,在昭苏县湿地公园景区旅游巡回审判点,一名来自上海的游客正向在景区开展普法宣传的昭苏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古丽尼沙·对山咨询有关旅游、消费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今年以来,伊犁州直两级法院以旅游巡回法庭为载体,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深入景区提供法律服务和普法宣传,不断探索“司法+旅游”多元解纷新路径,依法高效解决涉旅矛盾纠纷,为辖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倾心守护游客的“诗和远方”。
“普法小摊”+“马背”普法
  7月27日,昭苏县法院工作人员在昭苏县湿地公园景区摆起“普法小摊”,向游客、景区经营者宣传民法典、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向游客讲解发生涉旅纠纷时如何维权,积极倡导游客文明旅游、依法维权。
  “景区现在游客很多,法官提出专业建议与指导,帮助我们规避了很多风险,我们也会更加依法依规做好旅游服务工作。”昭苏县湿地公园景区负责人毛新勇说。
  7月10日,在那拉提苍翠广阔的大草原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马背”普法活动正在进行中。
  “你们在带游客骑马时,要注意把马鞍绑紧、把马拴好,确保游客安全,骑马前一定要向游客进行安全风险告知和警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新源县人民法院那拉提人民法庭旅游巡回法庭法官阿依特奴尔·波拉提别克说道。
  当天,那拉提人民法庭普法小分队与骑手席地而坐,法官结合民法典及有关法律法规,向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侵权纠纷、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法律知识,并解答大家的法律问题。
  “法官提醒得非常好,我也学到了很多。那拉提景区旅游火热,我们一定要依法依规做好服务。”那拉提“冠军”马队工作人员叶尔达那·吉恩斯艾力说。
搭建涉旅纠纷调处“快车道”
  今年以来,伊犁州直两级法院结合“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强化旅游巡回法庭建设,积极探索司法服务“110”新模式,实行“7×24不打烊”轮岗值班制度和“一分钟”接线机制、“一刻钟”诉讼服务圈,打造司法服务“草原轻骑兵”,为游客和当地牧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巡回审判等暖心服务,形成党委领导、多元共治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格局。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纠纷进行委托委派调解,对达成一致的调解协议,启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机制予以司法确认,对调解无果案件第一时间登记立案进入审判程序,推动涉旅纠纷“发现快、受理快、处理快、兑现快”。
  今年6月初,郑某一家人从外地到昭苏县游玩,在昭苏县湿地公园景区观看天马浴河表演时,一架“从天而降”的无人机不慎划伤郑某面部,随后便飞走了,因现场无人机较多,郑某也不能确定无人机的所有人,只能向景区管理者寻求“说法”。接到投诉后,景区工作人员立即将郑某送至医院治疗,并垫付医疗费用,但事后肇事机主最终无法确定。
  郑某认为无人机机主无法确认,景区管理者未尽到管理义务,遂要求景区管理者承担医疗费等费用共计两万元。景区管理人员则认为该起意外事件造成的赔偿应由无人机机主承担主要责任。
  为快速妥善处理这起纠纷,6月11日,景区负责人联系湿地公园景区旅游巡回审判点法官古丽孜那提·阿布德哈尼和张美越寻求帮助。
  了解案情后,法官讲情理、说事理、论法理,引导双方冷静思考,结合诉讼成本、诉讼风险向双方逐一分析利弊。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昭苏县湿地公园景区向郑某赔偿2000元。双方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
  昭苏县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杨斌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今年以来,昭苏县法院在夏特景区、湿地公园、天马文化园等景区设立法官工作站,组建“3名法官+3名法官助理、书记员+特邀调解员”的涉旅纠纷专业化解团队,满足游客多元化司法服务需求,搭建涉旅纠纷调处“快车道”。专业团队法官对涉旅矛盾纠纷进行法律分析及诉前立案分流,特邀调解员进行专业调解,法官和调解员在涉旅矛盾纠纷萌芽阶段提前介入、就地解纷,让调解工作更加顺畅、纠纷化解更高效、义务履行更有保障。
探索创新“司法+旅游”模式
  去年以来,伊犁州直两级法院结合伊犁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创新工作方法、创优司法服务品质,不断探索“司法+旅游”新模式,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就近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功能,围绕“一庭一品牌、一室一特色”,建立联席会议、风险评估、跟踪回访、信息通报4项工作机制,推行骨干法官到村、社区调委会担任指导员制度,强化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力度,搭建人民法庭与辖区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基层司法所及企事业单位联系平台,对接基层治理单位127家,在20个人民法庭因地制宜打造“毡房调解室”“奶茶调解室”等特色调解室14个,在国家4A级、5A级旅游景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14个。
  各基层旅游巡回法庭开通涉旅纠纷“快调、快立、快审、快结”“绿色通道”,建立涉旅纠纷研判预警机制,向辖区旅游业经营主体提出司法建议,帮助景区规范经营秩序、更新经营理念、提升服务品质。公布24小时诉讼服务热线,摆放便民服务卡,发放旅游风险提示,将司法服务送到景区、草场、农牧民家中,把巡回审判开到景区牧场,将庭审“直播”带到田间地头,为群众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为游客、商户及农牧民提供现场调解、现场立案、就地开庭、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线上+线下”多元化、立体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为伊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注入法治新动能。
  “我们将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诉源治理‘前哨’作用,进一步延伸司法职能,持续推动‘一站式’建设向景区、牧区、农村延伸,以实质性解决纠纷为目标,不断优化司法程序,持续扩大多元化解纷渠道,推进乡村法治、德治、自治深度融合,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和效果,以有力度、讲速度、显温度的个性化司法服务,不断回应群众司法新需求,为护航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高效的司法保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伊犁哈萨自治州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郝桂花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