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环球法治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废除“撞火枪托”禁令背后党争色彩深厚
· 司法工具化戳穿美国宪政虚伪外衣
· 仅靠行业自律无法解决多重风险

司法工具化戳穿美国宪政虚伪外衣

( 2024-06-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际文

  美国人最骄傲的是什么?其中之一,就是那些衣冠楚楚的政客自认为的一套公正、独立的司法体系。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越来越多的事实无情地抽打着这些政客的脸。
  远的不说,我们就看看最近在美国引起轰动的三件事。
  先说“儿子有罪”。当地时间6月11日,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联邦法院由12人组成的联邦陪审团裁定,美国总统拜登之子、现年54岁的亨特·拜登在2018年购买枪支时隐瞒其吸毒实情,并作为吸毒者非法持有枪支,其受到的三项罪名指控均成立。亨特·拜登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判有罪的现任总统子女。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在审判过程中,陪审员听取了亨特多年来吸毒成瘾的证词,包括他购枪前几周和后几天购买和吸食毒品的证据。但辩护律师洛厄尔辩称,亨特在购买枪支时认为自己正在康复中,并没有吸毒成瘾或主动使用毒品。最终,陪审团认定亨特·拜登犯有向联邦许可的枪支经销商撒谎、在申请表上谎称自己不是吸毒者以及非法持有枪支11天等三项重罪。
  再说“自己有罪”。纽约一家法院陪审团5月30日作出裁定,认定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封口费”案中有罪,被控的34项罪名全部成立,特朗普由此成为美国第一位被判有罪的前总统。此前纽约州检察官指控,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美国总统期间,委托其时任私人律师科亨向艳星丹尼尔斯支付13万美元“封口费”,以免后者声称2006年与特朗普有染的丑闻影响选情;特朗普后续伪造商业记录,以“律师费”名义分期返还科亨垫付款项,以掩盖其违反纽约州和联邦选举法规的行为。
  耐人寻味的是,“儿子有罪”和“自己有罪”案件中,审判时间都发生在一个极其敏感的时间点。
  今年年底,美国将迎来大选,拜登及特朗普已分别锁定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一个是要急于重返白宫,一个是要极力留在白宫,这也难怪特朗普大肆抨击民主党借司法机构对他进行“政治猎巫”“操纵审判”;拜登之子亨特·拜登的律师阿贝·洛厄尔曾多次表示,在亨特·拜登案中,检方诉讼是因为受到共和党籍议员和特朗普的施压。
  美国《快讯报》主编戈登伯格更是直言,特朗普“封口费”案与亨特的非法持枪案前后发生,其中存在政治动机,是对美国司法体系的“嘲弄”。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我们看到此次美国大选中,充斥着司法的影子,前总统被定罪,现任总统的儿子也被定罪,这说明美国的司法已经被完全工具化,只为了党争私利,就可以随时用来攻击对手,可以说是美国政治衰败的典型体现”。
  一针见血!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在美国人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事实上,它并不是远离华盛顿的“一片净土”。抛开此次废除“撞火枪托”禁令不说,从近年来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的案件来看,通常在美国“三权分立”体系中扮演制衡角色的司法权不断冲上政治斗争的前线,成为两党斗争乃至倾轧的工具,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推翻有50年历史的“罗伊诉韦德案”判例。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4日,在审议针对密西西比州一项堕胎限制法的上诉案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5∶4的投票结果,作出了推翻“罗伊诉韦德案”的裁决。这意味着美国维持长达半个世纪的女性堕胎权,将不再受宪法保护,而是由各州来自行决定。取消宪法对妇女堕胎权的保护,让堕胎权这个数十年的两党纷争战火重燃,支持堕胎的民主党和反对堕胎的共和党借此互相攻诘。
  虽然时隔半个世纪,但作为裁决依据的美国宪法条文从未更改,变化的是法官们对宪法的解释,而这又涉及他们个人的政治倾向和最高法院内的势力对比。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司法系统最终上诉法院,是美国宪法的最终解释者,目前有6名保守派大法官和3名自由派大法官,这一局面正是两党恶斗的结果:2016年,奥巴马对自由派大法官的提名被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阻止;2017年、2018年和2020年,在共和党参议院的保驾护航下,特朗普得以提名3名保守派大法官,使保守派以6:3的多数掌控最高法院。而这些大法官们也“投桃报李”多次作出有利于保守派的裁决,南加州大学法学教授和政治学家爱泼斯坦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法院已经演变成分裂、极端主义和激进主义的法院。
  《华尔街日报》记者在报道中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自2022年以来作出的12个重要裁决中,至少有6个是以自由派和保守派立场划线的。
  事实上,在近年的一些重大案件中,美国的法院越来越被视为政治斗争的战场,各方通过提起诉讼或操纵司法程序实现本党派的政治目的;甚至法官的任命和提名也成为政治争议的焦点,不同政治势力试图在法院中占据主导地位,以推动自己的政治议程。
  从2016年希拉里的“邮件门”到近两年围绕特朗普与拜登展开的“文件门”,两党围绕“司法部门武器化”的斗争,不过是当下美国司法系统泛政治化的结果。司法机构沦为党争工具戳穿了美国宪政的虚伪外衣,同时也将美国政客把政党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的丑陋面目再一次暴露在世人面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