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政府
8 5/8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改好“面子”更要做好惠民“里子”
· 八部门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 钦州海洋治理经验获联合国推广
· 海南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
· 图片新闻

提升服务效率 简化办事流程 精简办事材料
八部门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 2024-06-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政府
  □ 本报记者 万静
  
  按照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规定,第一批2024年度重点事项总共13项,其中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开办餐饮店三项“一件事”是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推动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尽快落地见效。
优化服务利企便民
  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18045万户,占比从2019年的95.5%增长为96.4%,其中民营企业5517.7万户、个体工商户12527.3万户。
  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经营主体的比重稳步提升。从行业分布看,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的占比均有所提高,分别从2019年的95.9%、91.9%,发展至今年5月的96.1%、94.4%。从2019年以来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占比看,均在九成以上。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90.2%,高技术服务业占93.3%,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占93.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94.6%,民营经济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态势离不开国家大力支持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高效、亲民、精准、细致的政务服务工作。此次由八部门联合推出的《实施意见》,就将优化政务服务、贴心满足企业需求做到了“极致”。
  在提升服务效率方面,充分尊重企业自主选择权,《实施意见》提出企业可自行选择线下或线上办理模式,线下实行“一窗受理”,线上实现“一网通办”,通过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互认,形成“一套材料、单次采集、多方共用”的工作机制,实现企业需办理的跨部门事项同步办理。
  在简化办事流程方面,《实施意见》从企业视角的“一件事”出发,通过跨部门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集成化、简约化推进流程优化再造,变分散办理为集成办理,变重复采集为共享复用,大幅减少企业办事环节、时限和成本,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环节更少、周期更短、流程更优、成本更低的服务,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在精简办事材料方面,《实施意见》规定各部门按照“能简则简”“应减尽减”原则,再造自身业务流程和环节,可以通过共享方式获取材料和信息,企业无需重复提交。完善注销平台功能,税务部门向市场监管部门推送清税信息,市场监管部门在注销登记前查验电子清税信息,纳税人无需提交纸质清税证明。
办好三项“一件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政务服务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在2024年实现第一批高频、面广“一件事”的高效办理。这第一批重点事项中,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开办餐饮店三项“一件事”尤为引起各方关注。
  《实施意见》综合了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八部门力量,找准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中最可能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对三项“一件事”如何“高效办成”进行了细化。
  首先是推行企业信息变更“一次办”。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是指将企业变更登记、企业印章刻制、税控设备变更发行、社保登记变更、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变更、银行基本账户信息变更预约服务等事项整合为“一件事”,按照“一次采集、一网申报、并联审批”模式集成办理。具体围绕推进企业信息联动变更、实现流程材料优化简化、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推动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落地见效。
  其次是推行企业注销“一网办”。企业注销“一件事”是指依托各地已建设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企业退出涉及的税务注销、企业注销登记、海关报关单位备案注销、社保注销、银行账户注销、印章注销等。目前,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已实现了与税务、海关、人社等部门的对接,这次新增了与人民银行、公安两个部门的对接任务。具体围绕完善注销平台功能、优化银行账户销户服务、实行公章刻制备案信息同步注销三个方面,推动企业注销“一件事”落实落细。
  再次是推行开办餐饮店“一体办”。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是指企业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可同步共享核验营业执照信息,申请办理户外招牌设施设置及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具体围绕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集成办理、推进“减材料、减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办事服务三个方面,推动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迭代升级。
共享涉企信用信息
  据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今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把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市场监管领域优化审批服务的重要抓手。今年5月,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深化拓展”年工作现场推进会强调要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建设审批服务领域行风满意窗口。
  实际上,除了推进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开办餐饮店三项“一件事”外,市场监管总局近年来还着力解决“多头修复”“重复修复”问题,推动实现信用修复“一件事”。截至2024年2月底,市场监管总局共归集1.85亿户经营主体各类涉企信用信息117.71亿条。市场监管总局以多种方式向各部门共享企业信用信息,直接提供数据共计106.61亿条,提供接口调用服务17.92亿次。
  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方面能有效支撑协同监管和社会共治,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执法,减轻经营主体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还能有力推动政务信息整合共享,为各部门依法履职强化数据支撑,为实施分类监管、重点监管、精准监管提供坚实保障,助力监管效能提升。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鼓励各地在确保工作质量、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更多管用可行的地方特色。调整优化业务流程,修订完善办事指南。推进政务服务窗口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健全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帮办代办、‘好差评’等制度,优化规范窗口服务,提升服务效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