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13 1/13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要求全力应对灾情 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全国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
·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 图片新闻
· 规范志愿填报市场要堵疏结合
· 百年营口港焕发航运贸易新活力
· 我国已制定网络领域立法逾150部
· “对症开方”提高执法质效
· 图片新闻
· 铸造坚不可摧的
水下钢铁长城

规范志愿填报市场要堵疏结合

( 2024-06-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马树娟

  每年高考结束后,如何科学精准地填报志愿,是考生和家长面临的又一道“考题”。近日,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慎对待市面上的各类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切勿轻信高价指导咨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
  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蓬勃兴起,已发展成具有10亿元规模的市场。客观来讲,专业的咨询、细致的服务的确能够给考生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找寻到与自身志向兴趣相匹配的专业和院校。不过,当前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鱼龙混杂,一些机构或个人为了兜售服务,或声称自家拥有“权威专家团队”,可以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或宣称自己拥有“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确保考生进入心仪的院校,从而诱导家长支付高额费用,但实际上所谓“权威专家”并无专业知识傍身,所谓“内部大数据”可能不全面、更新不及时,所宣称的“一对一”专业指导只是简单提供一些通用的填报建议。这样的指导服务不仅质次价高,还有可能误导考生的填报选择。
  针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服务不规范、经营不合规、收费不合理等乱象,目前多部门已联合开展专项治理,旨在堵住各种“偏门”,为考生合理填报志愿保驾护航。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在尽力开好“正门”,为考生提供免费优质的志愿填报公共服务。例如,目前各地正积极组织各类政策宣讲会、现场咨询会,搭建考生、家长与高校“面对面”沟通渠道,提供“一站式”现场咨询服务。同时,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今年也面向高考生免费开放“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为考生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这些举措力求通过充分的信息公开、到位的政策解读,消弭各类信息差,帮助考生作出理性判断和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关系考生切身利益。做好考生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相关部门应当堵疏结合,既堵“偏门”也开“正门”,这样才能更好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避开“暗坑”,作出符合考生志趣的选择。考生和家长也要多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而不是将所有期待全部“押宝”到咨询机构身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