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环球法治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而今已然大金砖 合作迈上新台阶
· 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在美依然面临强迫劳动
· 韩“N号房”事件再现 数字性犯罪日渐猖獗

韩“N号房”事件再现 数字性犯罪日渐猖獗

( 2024-06-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为应对日益猖獗的数字性犯罪,韩国警察厅考虑推动修法,扩大“伪装取证”范围。 CFP供图
  □ 本报驻韩国记者 王刚
  
  就在数年前爆发的“N号房”事件令韩国社会依然记忆犹新之际,韩国最高学府首尔大学日前发生了类似的利用“深度伪造”技术换脸、合成色情物品并传播的数字性犯罪案件。为应对日益猖獗的数字性犯罪,韩国警方考虑推动修法,扩大“伪装取证”范围。
连续作案已长达4年
  5月21日,首尔警察厅网络调查科对外证实,警方逮捕了以大学女校友为犯罪对象、制作并散布非法淫秽影像合成物的5名犯罪嫌疑人,其中两名主犯是首尔大学毕业生。他们涉嫌从2021年7月至今年4月在Telegram私密直播间制作并传播用“深度伪造”技术换脸大学校友及熟人照片后合成的色情物品。截至目前,仅确认的受害女性就多达61人,其中首尔大学学生达12名。
  据韩国警方透露,犯罪嫌疑人首尔大学毕业生朴某(40岁)对包括首尔大学女学生在内的48名女性制作并传播了1852张换脸色情照片及视频。这些受害者是朴某在学校读书10余年间陆续认识的,他用受害者的KakaoTalk(韩国通讯软件)头像等合成了色情物品。
  据调查,朴某传播的淫秽视频达到100条,大部分视频是由另一位共犯姜某(首尔大学法学院毕业生,31岁)制作。姜某将女学生的毕业照和SNS照片合成裸照等,制作成所谓的“深度换脸淫乱物”后提供给朴某,朴某从姜某那里得到合成物和受害者的身份信息后,上传到直播间。
  除了朴某、姜某外,韩国警方还逮捕了3名以熟人为对象制作和散布非法淫秽影像合成物的犯罪嫌疑人。这5人连续作案长达4年,在Telegram上开设的私密直播间多达200个。
受害者规模持续扩大
  针对愈演愈烈的数字性犯罪乃至网络性犯罪,2018年韩国成立“网络性犯罪受害者支援中心”,职责就是接受数字性犯罪乃至网络性犯罪受害者的咨询和举报,同时帮助后者删除网络上已经传播的影像。
  据统计,韩国数字性犯罪受害者规模正持续扩大,“网络性犯罪受害者支援中心”帮助的受害者从2022年的7979人增加到2023年的8983人,其中74%为女性。去年,该中心协调有关部门删除的有害数字性犯罪影像多达245416件,比2022年增加3万件。“网络性犯罪受害者支援中心”的咨询援助件数,也从2022年的19259件增长到去年的28082件。
  根据“网络性犯罪受害者支援中心”相关人士介绍,中心拥有特定检索技术,即使非法影像被加密,也可将其从网络上探查出来。
  然而,即便拥有先进技术,中心在应对日益猖獗的数字性犯罪方面依然感到力不从心。首先,很多非法性犯罪影像物的交换行为是在网络聊天室进行。以此次首尔大学的“N号房”事件为例,犯罪嫌疑人用的是Telegram私密直播间。其次,与这类犯罪相比,应对该类型犯罪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
韩警察厅拟推动修法
  韩国《中央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数字性犯罪具有在网络空间隐秘扩散的特性,自2020年Telegram上发生的“N号房”事件以来,虽然现场搜查、技术性管制措施均得到改进,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韩国《京乡新闻》社论指出,首尔大学版“N号房”事件让人们看到韩国数字性犯罪泛滥到何种程度。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数字性犯罪的受害者,对此韩国社会应引起重视。韩国警方也应加大资金、设备、人力的投入,从而增加对数字性犯罪的打击力度。
  针对近期的“N号房”事件,韩国警察厅准备向国会提交进一步扩大“伪装取证”范围的对策方案。此前以“N号房”事件为契机,韩国各界开始讨论针对数字性犯罪的“伪装取证”问题。2021年9月,根据修订后的《儿童青少年性保护法》,韩国警方可以对涉及儿童青少年的数字性犯罪采取“伪装取证”,但这并不包括针对成年人的相关案件。以此次首尔大学版“N号房”事件为例,在警方暂无作为的情况下,民间团体出面进行了“伪装取证”,才推动警方对案件展开后续调查。
  韩国警察厅认为,为进一步扩大“伪装取证”的范围,还有必要修改《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等相关法律。这不仅需要在国会取得共识,还需要法务部、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和机构的配合。
  与此同时,也有韩国法律界人士担忧“伪装取证”被滥用。在后续修法中,各方有望就此展开深入探讨,争取在补齐法律短板的同时,避免出现负面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