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文化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一定要接你回家
· 致敬时代先锋鲍卫忠
· 醉雨江南
· 夏日清香
· 周末读报
· 至味杨梅
· 白衣育藏蓝
· 流过清河的时光
· 送达
· “科长”

流过清河的时光

( 2024-06-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陈颖

  清河不止是条河。
  昨夜,梦中的我又回到了那块清凉的芳菲之地——清河的怀抱。踏上通往村庄的土路,呼吸着庄稼地热腾腾的生命气息,泥土的馨香、河水的低吟伴着蛙声抑扬。在那里,青泽流盈的清河岸边,每时每刻都是童年的境界……清河的阳光,似乎总是金灿灿的。收获的季节,稻田里吹起稻浪。朴素而勤劳的乡亲,穿着背心,戴着草帽,拿着镰刀,在稻田里忙碌着,笑声回荡在稻香四溢的田野上。夏夜里,在与小河毗邻的学校操场大槐树下,与邻村小伙伴们跳皮筋、丢手绢、捉迷藏,坐在凉津津的石头上,听村里的老少爷们讲古论今、谈天说地,百听不厌。伴随着清河哗啦啦的流水声,亮着屁股的萤火虫像星星一样飞来飞去,如梦如幻。
  雨季过后,河床上的孩子们湿了鞋裤、脏了衣衫,从清晨到傍晚,光着脚丫筑坝捉虾,一丝不挂地嬉水,喜欢热闹的鸭、鹅一行一行,嘎嘎呀呀,顺流而下,和我们一起撒欢……即使遇到青黄不接的干旱年景,河水依旧清清浅浅、细细缓缓流淌。一群小伙伴就喜欢在河里寻找制造乐趣,在乡村的泥路上留下脚印,光着小脚丫在大人留下的脚印里踩着,享受着柔滑的河水“哧溜”一下从脚丫间飞速溅出的场景,即使满身沾泥,仍傻得乐此不疲。
  依山傍水的清河小学因建在清河边而得名。整个童年我一直随当老师的父亲在清河小学堂里度过。清晨,周围村落的孩子们纷至沓来,在商家村那间农舍般的村小学堂,一间四处透风、没有窗户、两块面板站立凑合成黑板的简陋教室里,在七高八矮、宽窄不一、同学们自己拼凑的课桌间,民办教师给一、二、三年级32名孩子按部就班重复着每天单调的教学课程。当年小学校址就在当地远近闻名的向家祠堂。青石铺就的小径通往各班的教室,窗户上不镶玻璃,破旧的桌椅板凳摆在凹凸不平的土地板上,黑板布满裂纹。每年汛期刚过,大一些的孩子从河里拾来鹅卵石镶砌花台,随后紫色的兰草、红的耀眼的月月红、绚彩夺目的太阳花落户校园,把空旷的庭院装扮一新,翠绿挺拔的白蜡树下,琅琅的读书声每天高亢飘扬。在残垣断壁的大宅院里、清苦的煤油灯下,记录着爸爸和同事们的激情岁月。
  去年春节,再去拜访清河。河段上到处都是新盖的楼房,在飞速运行的时光里,风雨沧桑一改清河的柔美清亮……时光匆匆,一切皆流。怀念那方山水里暗香疏影的清河边,抚摸追赶蝴蝶、捉着蚂蚱的青葱岁月,淡定如初的自然流连,被沉淀的往事,一种生命的底色,一个生命的春天。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委政法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