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9 3/9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检察力量
· 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召开第四次会员大会
· 河南高院找准实质诉求化解行政争议
· 图片新闻
· 拉萨检察院成立知识产权办公室
· 以司法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 以中枢之责服务审判工作现代化
· 北京警方加大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
·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贵港覃塘区法院创建“荷城知盾”品牌
以司法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 2024-06-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王  宁 李春晓  

  “剧本杀”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深受年轻一代的追捧与喜爱,但相关法律纠纷也随之产生。剧本杀《X轮》作品的著作权人赵某发现,黄某未经其授权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售卖《X轮》作品,以收费提供下载链接的形式销售、传播作品,遂向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维权支出的合理费用共计5万元。
  “被告黄某对侵权事实是没有争议的,本案涉案作品的链接销量低,销售额不高,获利少,接到法院传票后其已经主动停止了侵权行为,愿意调解赔偿赵某一定的经济损失,也诚恳道歉了,法院真心希望双方能够平心静气坐下来商量,争取就地化解纠纷。”本案主办法官、覃塘区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覃爱娟介绍,这起案件中,“案结”不是目的,只有找到双方利益平衡点促成和解,既充分体现司法对知识产权的严保护,全力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又对侵权人形成有力威慑,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作环境,才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终极目标。
  最终,在法官的积极奔走和调解下,赵某与黄某达成调解协议。
  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始终是覃塘区法院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中的最高追求。自集中管辖贵港市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以来,覃塘区法院以创建“荷城知盾”司法品牌为抓手,坚持多元共治、能动履职,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助力贵港市知识产权保护。目前,覃塘区法院已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131件,结案1108件,结案率97.97%,调撤率48.74%,平均审理天数40.14天。
  为缓解案多人少的现实困难,为当事人快速化解矛盾纠纷,覃塘区法院设立“荷城知盾”法律援助(调解)中心,联动律师、行政主管部门、第三方专业调解机构参与诉前、诉中全流程调解,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注入新力量。同时,覃塘区法院以“荷城知盾”审判团队为解纷后盾,负责案情研判、调解指导、前后衔接等工作。对诉前多元调解成功案件,根据当事人需求快速出具诉前调解书或裁定书;对调解失败案件,选取典型案件作“首案示范”,快立、快审、快结,用示范判决指导系列案件批量调解。
  “发生在贵港辖区内的知识产权案件中,商标侵权纠纷占了70%以上,且该类案件呈持续增长态势。”覃爱娟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
  桂平市木乐镇系服装产业重镇,有大小制衣厂千余家,休闲运动服装产销量占全国休闲运动服装的40%以上。围绕商标侵权纠纷在桂平市集中高发、多发的特点,覃塘区法院在木乐法庭设立“荷城知盾”巡回审判工作站,重点针对服装产业领域的商标侵权纠纷开展诉源治理工作。
  同时,覃塘区法院还结合商标侵权纠纷的特点,在与桂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沟通基础上,向该局发出司法建议并获采纳。今年1月至4月,覃塘区法院受理的侵害商标权纠纷同比下降31.46%,服装类侵害商标权纠纷同比下降32.28%。
  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之力向基层延伸、向重点地域延伸、向重点行业延伸,是覃塘区法院主动延伸“荷城知盾”服务,构建法治营商环境联动优化大格局的有益探索。近年来,覃塘区法院主动靠前服务贵港市传统的蔗糖产业,与覃塘区政协联动走访企业,向企业讲解知识产权保护、风险防范等知识。主动服务贵港市特色农产品,与行政主管部门联动,定期到贵港富硒米、覃塘毛尖茶、覃塘莲藕生产基地走访问需,从农作物种植到产品推广宣传、品牌维护等全链条提出司法建议,构建起“桂字号”品牌联动保护大格局。
  “下一步,覃塘区法院将继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审判机制现代化创新举措,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中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助力贵港市高质量发展汇聚司法力量。”覃塘区法院院长覃锦丽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