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政府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 国家发改委推进节能降碳十大行动
· “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进展

“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进展

( 2024-06-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政府
  □ 本报记者 刘欣

  “戈壁滩,古道边,荒漠连天;土也黄,天也黄,沙尘常现……”40多年前,甘肃省古浪县饱受腾格里沙漠侵袭,其中最大的风沙口八步沙,更是一片不毛之地。如今,初夏的八步沙林场,绿意盎然,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即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多年来,一代代治沙人俯身沙海,让荒漠变绿洲,书写绿色传奇,八步沙的变化正是其中一个缩影。
  1978年,党中央作出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我国大规模治理风沙、改善生态的先河。2023年,我国全面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目前,“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进展。
统筹谋划合力攻坚
  据了解,“三北”工程规划73年,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八期工程建设。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建设范围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775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面积448.6万平方公里。
  2023年6月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2023年6月以来,相关部门围绕“三北”工程攻坚战“打什么”“在哪打”“怎么打”等关键问题,统筹谋划、合力攻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建立“三北”工程协调机制并制定印发“1+N+X”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一时间组建“三北”工程攻坚战专班,分三大攻坚战片区召开现场推进会,在治沙第一线会商解决实际问题,谋划系统治理、光伏治沙等重点项目,组织相关省区推进沙化土地跨区域联防联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打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共同修编“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印发《三北工程六期规划》,谋划布局68个重点项目,其中三大标志性战役区域涉及328个县、布局35个重点项目。
  国家发改委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财政部设立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三北”工程建设,制定印发《关于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投融资政策,指导“三北”工程区开展绿色金融实践探索。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将荒漠化治理纳入绿色债券支持范围。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
  不仅仅是国家层面,“三北”地区各省区也在加强谋划、周密组织,攻坚热度持续升温。目前,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地均发布了关于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总林长令,再部署攻坚战。
  各地明确任务目标,其中,内蒙古提出全年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500万亩的目标。河北要求全年确保高质量完成600万亩营造林、50万亩退化草原修复任务。甘肃要求全年完成造林种草治沙945万亩。宁夏明确全年完成造林种草150万亩,荒漠化治理90万亩。
  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各地针对工程建设中的堵点、卡点问题,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采取“国字头设计公司+央企+地方企业”方式组建EPC(工程总承包)联合体,锡林郭勒盟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开展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让农牧民在治理过程中直接受益。甘肃省白银市积极探索“林草项目+政策性贷款+社会资本”融资模式,实行“三年造、五年管”造林模式,八年后验收合格交政府统一管护。
  同时,各地结合当地特点,开辟光伏治沙新路。例如,内蒙古印发《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推进方案》,今年计划通过新能源建设配套治理沙化土地230万亩。鄂尔多斯全面启动库布齐沙漠400公里“光伏长城”项目,在沙漠东西两段同时开工,相向而行。
  此外,各地将“三北”工程攻坚战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攻坚新动能。黄土高原、燕山山地、新疆绿洲等地因地制宜发展红枣、核桃、苹果等特色产业,干鲜果品产量占到全国四分之一。华北、东北等粮食主产区依托农田防护林网,数亿亩农田得到有效庇护。
系统治理联防联治
  “总体上,‘三北’工程已由过去林草部门主导实施的行业工程转变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的‘一把手’工程。”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总的来看,新时代的“三北”工程建设,呈现出五个趋势性转变:在组织领导上,呈现出由行业部门向党委政府推动转变;在发展理念上,呈现由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在治理方式上,呈现由分散治理向联防联治转变;在增长方式上,呈现由扩绿增量向增绿提质并重转变;在发展动力上,呈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据悉,《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坚持系统治理理念。各地在编制重点项目实施方案时,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编制项目文本,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分区分类施策。内蒙古、辽宁、新疆等省区打破项目边界,统筹实施护山改田、节水保湖、造林增草、治沙用沙等一批标志性综合工程,推动防沙治沙从“单要素”向“全要素”治理转变。
  毛乌素沙地周边的甘肃庆阳、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石嘴山和吴忠4省区5市签署联防联治合作协议,共同编制联防联治重点项目布局方案。甘肃和内蒙古共同构筑四大阻击防线,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握手”。青海、甘肃、新疆各州市围绕各自主要风沙口部署了阻击点,构建锁边、固源、巩固同向发力的新格局。
  “打好攻坚战,首先要明确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的内在科学机理。”在“三北”工程咨询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朱教君看来,要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明确复合系统各要素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揭示各要素的互作过程及功能形成机制等;基于系统协调度指数和依托信息化决策,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屏障建设技术体系,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生态工程的推进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思维,加强部门协同和跨区域联防联治,减少“小而单”的常规生态治理项目,避免间隔过短的重复治理,重点增加区域或流域尺度的规模化生态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