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政府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 国家发改委推进节能降碳十大行动
· “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进展

坚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国家发改委推进节能降碳十大行动

( 2024-06-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政府
  □ 本报记者 万静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节能降碳对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绿色发展、维护能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务求实效、持续有力做好节能降碳工作。
  节能降碳正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1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建设美丽中国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行动方案》在全面梳理、系统分析、深入测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量等具体目标。同时《行动方案》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部署了节能降碳十大行动。
  据了解,为落实好《行动方案》,国家发改委将做好如下工作:强化“十四五”后两年节能降碳工作。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十大行动,科学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同时,在能效提升、排放下降的过程中,着力保障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用能需求。
  实施分领域分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当前我国有关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潜力巨大。要把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有机结合,扎实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深入挖掘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潜力,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
  健全节能降碳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强化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同时,加快制订、修订一批节能标准,依法依规加强节能监察。
  营造全社会节能降碳浓厚氛围。要深化能源资源国情教育,全过程各领域遏制能源浪费,提升全民节能降碳意识和能力,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的生活理念和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推动各类主体落实节能主体责任,履行节能法定义务。
  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扎实推进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发改委披露的数据显示,初步测算,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十四五”前三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在保障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的同时,节约化石能源消耗约3.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约9亿吨。但与此同时,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国能耗强度降低仍滞后于时序进度,部分地区节能降碳形势较为严峻,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任务仍然艰巨。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各行业各企业凝心聚力、积极行动。我国将坚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