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经济法治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从“新”出发 上海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三部门推动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
· “北京服务”推出35条优化首都营商环境举措
· 新疆21家直销企业签订规范经营自律承诺书
· 推动中日韩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中日韩工商界代表共话经济振兴可持续发展
推动中日韩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 2024-05-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经济法治
  本报记者 张维

  时隔5年后,中日韩工商峰会在韩国首尔重启。
  当地时间5月27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贸促会)、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在韩国首尔举办。来自中日韩三国的240位工商界代表和人士参加了这一会议,围绕经济振兴、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
  中日韩工商峰会于2009年创立,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重要配套活动。上一届会议于2019年在中国成都举行,之后因疫情“停摆”。
  此次峰会的举办,为中日韩三国在沟通合作机制、共同应对挑战、持续深化交流等方面开启了崭新的篇章。“中国贸促会愿与日韩有关机构一道,聚焦落实三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为三国企业搭建多元平台、提供更优服务,推动中日韩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本地区和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峰会开幕式上表示。
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今年恰好是中日韩合作启动25周年,也是中日韩工商峰会创办15周年。
  “在三国政商界共同努力下,中日韩合作已成为东亚地区机制化程度最高、覆盖领域最广、内涵最丰富的多边合作架构,工商峰会成为三国工商界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任鸿斌说。
  公开资料显示,中日韩均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同处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东亚地区,是搬不走的邻居,也是分不开的合作伙伴。三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4%,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的20%。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日本、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日本、韩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与此同时,日韩两国都是中国的重要外资来源国,在华累计投资均超过1000亿美元。
  对于三国紧密的经贸关系,与会的中国企业家都深有体会。“中日韩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作为全球第二、第三、第十三大经济体,其联合合作将为全球经济秩序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可能性和活力。”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认为,中日韩相对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已成为推动三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自中日韩合作机制开启以来,三国间贸易总额从1999年的1300亿美元左右增长至近8000亿美元。中日韩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链发展格局,深化经贸合作对各国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认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发展与合作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日韩产业界应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交流合作。
久别重逢深化合作
  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对于此次峰会将加强经贸合作的期待同样热烈。
  “三国工商界代表久别重逢。”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崔泰源表示,中日韩三国面临着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等共同的挑战,三方工商界人士要基于中日韩合作平台和机制,探讨重要的经济议题,先易后难,不断积累成功的案例,从而促进中日韩经济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十仓雅和表示,各方期待在亚洲占据重要地位的中日韩三国能够为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担当这一重要责任,中日韩三国要在发展各自经济的基础上,也要不断深化经贸合作。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北京贸易馆副馆长文恩惠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日韩三国的经济规模和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地位使得三国合作的重要性非常显著。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持续增强,三国间的贸易规模稳步增长,特别是2020年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进一步扩大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三国经贸合作,不仅是工商界的呼声,也是来自政府的期待。5月23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演变的背景下,中方期待此次会议为三国合作注入新的动能,更好实现三国互利共赢。中方愿同日方、韩方一道,落实《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等重要共识,深化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未来,中日韩三国的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李东生认为,要推动三国科技创新领域合作。日本、韩国在高价值零部件和关键材料等产业链上游具有竞争优势,而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高效的工业制造体系。中日韩企业可加强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合作,加速创新成果落地。同时加强能源转型合作,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光伏产业已迈入全球领先地位,TCL中环光伏晶体晶片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未来希望能与日韩光伏产业加强合作,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在陈建华看来,中日韩在新材料、海洋重工、高端制造业领域富有全球竞争力,中日韩产业发展各自优势,打造东亚经济共同体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舜杰认为,作为亚洲三大经济体,中日韩三国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经贸往来密切,在供应链合作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在本次峰会上,任鸿斌与崔泰源、十仓雅和代表三国工商界共同签署了《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联合声明》。据了解,这是呼应三国工商界人士诉求,向未来三方合作发出的共同行动宣言,具体包括经济振兴、可持续发展、成立工作组等内容。
  任鸿斌对于未来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产业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发展,欢迎日韩企业积极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二是强化商事法律服务,为三国企业合作保驾护航,愿与日韩机构加强商事法律咨询、纠纷解决、知识产权等领域合作;三是推动重启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三国企业和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