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10/13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是贯彻比例原则的必然选择
· 应重点挖掘相应的违法阻却事由
· 市场经济的底层逻辑
· 全面展现中国教育法学体系图景
· 限制死刑

全面展现中国教育法学体系图景
《教育法学分论》序言

( 2024-05-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任海涛

  2022年《教育法学导论》出版,对于教育法学“总论”的基本理论体系、基本范畴体系作了探索。本次出版的《教育法学分论》与《教育法学导论》是姊妹篇,对于教育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涉及的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全面地展现了中国教育法学体系的图景。
  近年来,全社会对于“教育法学”系统化、深入化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原因是复合的。
  首先,党和国家日益重视教育法治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法学的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研究启动教育法典编纂工作列入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同时教育部将教育法典立法研究列入2022年工作要点。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加强立法学、文化法学、教育法学、国家安全法学、区际法学等学科建设”。教育法典起草研究工作也于2023年11月启动。这些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法治和教育法学发展的高度重视。
  其次,近年来教育法的制定、修改活动频繁,反映了教育活动日益法治化、规范化的趋势。例如,国家于2018年修改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20年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2021年颁布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和《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并对教育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正,于2022年修订了职业教育法。频繁的教育立法活动体现了教育活动日益法治化、规范化,这不仅是为了完善教育法律体系,还是为了维护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最终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再次,社会公众更加关注教育法治化问题,每个家庭和个人都非常重视教育治理与教育法治问题。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教育法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也符合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学生欺凌、教师道德失范、教育资源不均衡、校外培训市场监管不足、“双减”政策出台、学生起诉高校、高校青年教师“非升即走”制度等,都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法治思维,还需要加强教育法学的研究,更需要提高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法治素养,以上因素都为教育法学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动力。
  最后,教育法学界对教育法研究的深入化、体系化、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院校先后设立作为“法学二级学科”的“教育法学”学位点。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分别于2018年和2023年开始招收教育法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于2022年招收教育法学硕士研究生,华东政法大学于2023年同时招收教育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生、硕士生和法律硕士,西北政法大学于2023年获批设立作为法学二级学科的教育法学学科点。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等高校设立了“法治教育”研究生培养方向,上海师范大学于2023年招收了第一届“道德与法治”本科学生。上述院校开展的教育法学学科点的设立与人才培养等实践活动,培养了一批教育法学专业人才,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与教育法治化的迫切需求相比,教育法学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空白,需要教育法学界对教育法学的研究更加精细化、精准化。
  为了回应社会对于教育法学研究的需求,推动教育法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本书编写团队于2022年出版《教育法学导论》,吸收教育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为学科论、范畴论、主体论、权利保护和学校管理四编,更适合法学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教育法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教育法学分论》一书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教育法学的研究内容,从教育法学的分支学科和新时代教育法治热点问题等角度,对教育法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论式的探讨,力求全面深入地展示教育法学的学科特征和学术价值。本书共分为十二章,分别涵盖了教育基本制度与教育体制改革、学前教育法学、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法学、高等教育法学、职业教育法学、民办教育法学、社会教育法学、终身教育法学、家庭教育法学、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法治、教育财税法学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立法前瞻等内容。本书既可以作为教育法学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又可以作为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等广大读者了解和研习教育法学的读物。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教育法治热点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本书编写的最初灵感与素材就来源于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