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政府
9 6/9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首度公布“黑榜”
· 半年唤醒“睡眠保单”七百三十余万件
· 大连《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规范》实施
· 京津冀三地实现
7478项标准共享
· 海南237个街镇开始开展消防执法工作
· 天津189条措施助力营商环境质量提升
· 山东以地理标志保护运用打造区域发展“金名片”

京津冀三地实现
7478项标准共享

( 2024-05-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政府
  本报讯 记者张雪泓截至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实现7478项标准共享。这是近日召开的京津冀市场监管区域协作会议公布的最新数据,该数据体现了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完善“标准一体化”体系所取得的部分成效。
  据介绍,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以首都标准化委员会为平台,推广“3+X”区域协同标准协作模式。在7478项共享标准中,北京地标2131项、天津地标1033项、河北地标4314项,协同地方标准86项。此外,三地共建计量技术规范29项,共享计量技术规范200余项。
  据了解,近年来,在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方面,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协同监管、抽检监测、执法协作等方面签订6项协议,对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违法行为,采取霹雳手段重拳出击,较好地保障了京津冀区域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其中,北京抽检监测覆盖33大类食品共14.1万批次,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9%以上。
  会议上,三地共同发布了《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校准规范》《标距仪校准规范》《天然气质量参数计量技术规范》《高精度数字温度计校准规范》《交直流数字高压表校准规范》《电力电容电感测试仪校准规范》6项共建计量技术规范,为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提升精密测量能力,促进三地环境保护和能源细化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
  三地还联合签署了《京津冀食品委托生产延伸监管合作工作计划》,进一步延伸异地食品委托生产监管路径,强化食品安全跨区域风险防范,畅通风险预警渠道。此外,还签署了《进一步推进经营主体准入准营一体化协同发展备忘录》,决定率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雄安新区,开展准入准营先行先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