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习近平向第14届中美
旅游高层对话开幕致信
· 习近平向越南新任国家主席苏林致贺电
· 攻克“卡脖子”难关 抢抓“新赛道”机遇
· 打好人民城市“样板区”法治底色
· 王小洪会见布隆迪内政、市镇发展
和公共安全部部长尼泰雷采
· 图片新闻
· 34名一审宣告无罪被告人改判有罪
· 让“一案之问”成为“一方之治”
· 重大战略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趋稳向好
· 着力打通补给环节堵点难点痛点
· 规范检测机构守好安全防线

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重大战略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趋稳向好

( 2024-05-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本报讯 记者张维 近日,生态环境部在海南省五指山市召开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议上要求,加大生态破坏问题查处力度,持续推进“绿盾”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研究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外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破坏问题查处机制,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违法犯罪行为。
  黄润秋强调,新时代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国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陆域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重大战略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趋稳向好。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生态保护修复监管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要坚决履行好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职责,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强化“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黄润秋指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要从发现问题入手,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监测和针对性评估,既要用好常规生态监测方法和手段,更要用好现代化遥感监测手段,不断提高监测主动发现问题能力。要着眼推动问题交办整改,建立生态环境部门内部工作协同机制、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部门间协同机制以及国家与地方协同机制,确保问题有效交办并推动整改到位。要强化监督执法和督察问责,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用,进一步强化“绿盾”行动,严肃查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并严格问责,推动举一反三、完善制度机制。
  黄润秋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体系,推动将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纳入法治轨道,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加快推动完善各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体系。全方位推进生态状况评估和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逐步建立健全生物技术环境安全评估与监管体系。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打造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样板。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生态系统支持服务和调节服务评价及结果应用试点。持续夯实生态保护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综合监管平台,加强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业务培训,开展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重点专项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