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聚焦农民所思所盼所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 川渝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 绍兴:一部法规守护一座文化名城

乡村环境旧貌换新颜 产业发展谱写致富经
川渝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 2024-05-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5月10日至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洛桑江村率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法执法检查组在四川省和重庆市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期间,检查组走访的多个乡村均呈现一幅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洛桑江村强调,进一步贯彻实施农业法,要依法完善农业农村支持保护政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贯彻落实好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要协同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支持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改善环境激发乡村潜力
  “‘巴适小院’巴适得很!”
  2023年,重庆市巴南区启动“巴适小院”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党委书记郑孝前介绍,小院一般由多户农家小院组成,通过“党员发挥执行力、村民发挥自治力”,深化党建统领院落微治理,以院落内党委委员、村委会干部为院落长,以其他先进党员、优秀党员为骨干组建院落自治组织,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做好小院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
  为不断改善村中环境,集体村大力推进“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五项措施。目前,村中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建成污水处理池4个,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如今,漫步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新光村中,庭院整洁、田野青翠、竹林密布,浓郁的田园气息处处彰显着乡村慢生活的魅力,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脏乱的环境。
  2022年开始,新光村通过“拆收改栽画”五字工作法,在整治林盘、庭院,拆除违章建筑的基础上,新建林间步道、机耕道、灌溉沟渠,完善路灯、墙绘、绿化等基础设施,极大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
  优美的环境也在不断助推村里的产业发展。新光村挖掘田野与乡村的潜力,将稻田与文旅有机结合,逐步建设起“稻香民宿”“芸薹问稻田野餐厅”等农业新业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新光村的蜕变是四川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云介绍,2019年以来全省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累计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0869个村,新改建卫生厕所371万余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
“长者食堂”助力乡村养老
  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丰富可口的美味菜肴,得益于“长者食堂”的建设,青神县高台镇诸葛村老年人就餐不再是一个难题。
  诸葛村总人口277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10人。为此,村子聚焦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特殊困难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于2021年6月开设“长者食堂”,并以此为着力点,逐步探索出一套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在“长者食堂”内,60岁以上老年人均按照6元/餐/人标准收费,菜品采用低油、低糖、低盐的制作方法,保证老年人舌尖上的健康。“长者食堂”还建有老年人休息室等养老服务功能室,并配置电视、棋牌、卡拉OK等。
  之所以能做到“低偿服务”,得益于“公办民营”的经营模式。一方面,村集体每年可获得1.2万元的租金收入,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另一方面,允许食堂市场化承接村民红白喜事宴席等服务,保障了其反哺运营成本,持续发展。如今,“长者食堂”日均接待老年人100余人次。
  人口老龄化是很多农村地区的共性问题,检查组走访的多个村子中,类似“长者食堂”这样的老年食堂已成为“标配”。此举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自理难等生活难题,也实现了对独居、高龄等弱势群体的关爱,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业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成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谁来经营、谁来种田、谁来服务?这些问题在四川省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得到解决。合作社通过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并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的模式。
  “90后”川妹子王伶俐虽然年轻,却是合作社的一名“资深”农业职业经理人,自2015年大学毕业后返乡扎根乡野至今,她和团队将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和现代农业经验植入合作社,大力发展机械化、智慧化农业,目前合作社覆盖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出量均极大提升。
  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收益,目前合作社按经营纯收入1:2:7比例分成,即10%合作社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20%职业经理人分红收入,70%土地入股分红,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吸引着更多善于利用新技术、使用新农具的青年新农人积极返乡投身大有可为的农业天地。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蒋刚介绍,四川省一直大力支持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017年以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6亿余元,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主体培育上,实施家庭农场培育提升行动,指导农民合作社健全章程制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省农民合作社超过10万个,家庭农场突破25万家。业态培育上,鼓励农民合作社由单一的生产经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全省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等领域农民合作社合计2.3万余个。人才培育上,狠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已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逾40万人次。
  重庆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在加快成长,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家庭农场3.66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63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2万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