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翟小功 □ 本报通讯员 陈俊锐 谭婕 行走在海南省三亚动车站,不时会见到一个个无惧酷暑巡逻站岗的身影,为旅客提供帮助,维护车站秩序,用足迹丈量一方平安。他们是三亚市公安局天涯分局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的民辅警。站前警务室以三亚动车站为轴心,将平安守护辐射至周边区域,将警务服务延伸至群众需求的每一个角落,让平安“看得见”、幸福“摸得着”。 近年来,三亚市公安局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聚焦预防警务、基层警务,以点带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水平提升。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是全市警务机制改革中“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理念的生动实践。 描绘平安“同心圆” 2024年清明节假期期间,三亚动车站人流激增,旅客络绎不绝。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全时运转,犹如一座平安灯塔,传递着三亚“第一站”的公安守护。 为进一步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友谊派出所成立了整治专班,由站前警务室联合动车站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严厉打击整治扰乱动车站及周边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片区人车密集、流动性大,尤其春运期间每天进出站人员达4万人次。”鸭仔塘社区民警兼站前警务室责任民警高汉臣介绍,“每逢节假日,动车站区域租车、旅行团等纠纷类警情尤为突出。” 为打造更安心的旅游环境,提升防控精度,有效把治安防范网络向守护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警力跟着警情走,快速反应处置遇到的问题。 在站区租车公司、旅行团的集中区域,高汉臣带领警务站队员开展日常检查,现场查看公司企业经营资质及员工执照,提示工作人员文明守信,依法经营,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全力维护三亚的旅游形象。 群众心中,平安“同心圆”的“圆心”是良好的治安环境,而“警察常见、警车常在、警灯长亮”正是看得见的安全感。 当好邻里“和事佬” “邻里之间就是要互相理解嘛,说开了就好了……”看着双方握手言和,高汉臣欣慰地说。 3月25日下午,高汉臣带领辅警与社区网格员,在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陪同下,上门调解辖区内一起因噪声扰民引发的矛盾纠纷。 起初,楼上楼下两户人员争执不下,高汉臣见状及时介入,安抚双方情绪,耐心释法说理。最终,楼上住户承诺不再发出噪声,这起邻里纠纷当场化解。 2月10日,友谊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三亚站附近发生一起纠纷。接报后,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队员3分钟内赶到现场。经了解,游客于女士在某网上平台预约了三亚五日游,不料到达指定店铺后却发现实付金额要比约定价格多出1200元,双方争执不下,遂报警求助。 现场,警务室队员耐心安抚双方情绪,在沟通中得知于女士此前系与该店铺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对接,便通过电话同该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发现是该店铺两名工作人员因在交班时未完成工作交接,导致价格出现偏差。很快,在处警队员的调解下,于女士顺利以约定价格签约付款,双方握手言和。 “近年来,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被动报警变为上门服务,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积极构建多元化矛盾调解、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新格局,持续提升游客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高汉臣说。 争做游客“暖心人” 2月15日上午,友谊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三亚动车站站前广场有群众拾到一个黄色行李箱,无人认领。 接报后,警务室执勤队员立即赶到现场,在周边找寻失主未果,执勤队员随即将行李箱带回警务站暂时保管。 2小时后,一名游客慌慌张张跑到警务室求助,称自己丢失了一个黄色行李箱。经现场核对,确认行李箱正是该游客所丢失。拿回失而复得的行李箱,游客激动不已,连连向队员道谢。 “警察同志,快帮帮我,我的钱莫名其妙被‘卷’走了……”2月23日上午,站前警务室民警在动车站门前巡逻,突然遇到一对夫妇求助。 原来,夫妇俩从成都到三亚游玩,从三亚站出站后准备搭乘公交车出行,其间,两人扫描了乘车二维码,却因年纪较大、眼睛看不清,误点击了几则广告,导致其支付宝中的钱被一笔一笔扣走。不到一分钟,两人共被扣款6笔,支付将近200元。 了解情况后,民警第一时间帮助两人关闭了自动扣款服务,并立即联系各个商户,拨打客服电话,逐一“追钱”。经过半天努力,高汉臣最终帮助夫妇二人追回所有钱款。 “感谢人民警察的帮助,让我们到三亚的第一站就对这座城市有了非常好的印象。”离开前,两人脸上挂满了笑容。小求助,大关怀。对于寻人找物、旅游纠纷等涉旅求助警情,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总能第一时间为旅客提供帮助,让游客“开心旅游,安全回家”。 “情系游客,为民解忧。我们将继续坚守岗位,紧盯法定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关键节点,全力守护旅客出行平安。”高汉臣说。

|
|
“永不打烊”的站前警务室
|
|
|
|
( 2024-04-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翟小功 □ 本报通讯员 陈俊锐 谭婕 行走在海南省三亚动车站,不时会见到一个个无惧酷暑巡逻站岗的身影,为旅客提供帮助,维护车站秩序,用足迹丈量一方平安。他们是三亚市公安局天涯分局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的民辅警。站前警务室以三亚动车站为轴心,将平安守护辐射至周边区域,将警务服务延伸至群众需求的每一个角落,让平安“看得见”、幸福“摸得着”。 近年来,三亚市公安局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聚焦预防警务、基层警务,以点带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水平提升。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是全市警务机制改革中“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理念的生动实践。 描绘平安“同心圆” 2024年清明节假期期间,三亚动车站人流激增,旅客络绎不绝。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全时运转,犹如一座平安灯塔,传递着三亚“第一站”的公安守护。 为进一步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友谊派出所成立了整治专班,由站前警务室联合动车站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严厉打击整治扰乱动车站及周边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片区人车密集、流动性大,尤其春运期间每天进出站人员达4万人次。”鸭仔塘社区民警兼站前警务室责任民警高汉臣介绍,“每逢节假日,动车站区域租车、旅行团等纠纷类警情尤为突出。” 为打造更安心的旅游环境,提升防控精度,有效把治安防范网络向守护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警力跟着警情走,快速反应处置遇到的问题。 在站区租车公司、旅行团的集中区域,高汉臣带领警务站队员开展日常检查,现场查看公司企业经营资质及员工执照,提示工作人员文明守信,依法经营,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全力维护三亚的旅游形象。 群众心中,平安“同心圆”的“圆心”是良好的治安环境,而“警察常见、警车常在、警灯长亮”正是看得见的安全感。 当好邻里“和事佬” “邻里之间就是要互相理解嘛,说开了就好了……”看着双方握手言和,高汉臣欣慰地说。 3月25日下午,高汉臣带领辅警与社区网格员,在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陪同下,上门调解辖区内一起因噪声扰民引发的矛盾纠纷。 起初,楼上楼下两户人员争执不下,高汉臣见状及时介入,安抚双方情绪,耐心释法说理。最终,楼上住户承诺不再发出噪声,这起邻里纠纷当场化解。 2月10日,友谊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三亚站附近发生一起纠纷。接报后,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队员3分钟内赶到现场。经了解,游客于女士在某网上平台预约了三亚五日游,不料到达指定店铺后却发现实付金额要比约定价格多出1200元,双方争执不下,遂报警求助。 现场,警务室队员耐心安抚双方情绪,在沟通中得知于女士此前系与该店铺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对接,便通过电话同该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发现是该店铺两名工作人员因在交班时未完成工作交接,导致价格出现偏差。很快,在处警队员的调解下,于女士顺利以约定价格签约付款,双方握手言和。 “近年来,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被动报警变为上门服务,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积极构建多元化矛盾调解、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新格局,持续提升游客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高汉臣说。 争做游客“暖心人” 2月15日上午,友谊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三亚动车站站前广场有群众拾到一个黄色行李箱,无人认领。 接报后,警务室执勤队员立即赶到现场,在周边找寻失主未果,执勤队员随即将行李箱带回警务站暂时保管。 2小时后,一名游客慌慌张张跑到警务室求助,称自己丢失了一个黄色行李箱。经现场核对,确认行李箱正是该游客所丢失。拿回失而复得的行李箱,游客激动不已,连连向队员道谢。 “警察同志,快帮帮我,我的钱莫名其妙被‘卷’走了……”2月23日上午,站前警务室民警在动车站门前巡逻,突然遇到一对夫妇求助。 原来,夫妇俩从成都到三亚游玩,从三亚站出站后准备搭乘公交车出行,其间,两人扫描了乘车二维码,却因年纪较大、眼睛看不清,误点击了几则广告,导致其支付宝中的钱被一笔一笔扣走。不到一分钟,两人共被扣款6笔,支付将近200元。 了解情况后,民警第一时间帮助两人关闭了自动扣款服务,并立即联系各个商户,拨打客服电话,逐一“追钱”。经过半天努力,高汉臣最终帮助夫妇二人追回所有钱款。 “感谢人民警察的帮助,让我们到三亚的第一站就对这座城市有了非常好的印象。”离开前,两人脸上挂满了笑容。小求助,大关怀。对于寻人找物、旅游纠纷等涉旅求助警情,友谊派出所站前警务室总能第一时间为旅客提供帮助,让游客“开心旅游,安全回家”。 “情系游客,为民解忧。我们将继续坚守岗位,紧盯法定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关键节点,全力守护旅客出行平安。”高汉臣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