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 本报通讯员 陈 相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新登记经营主体14.4万户,其中企业5.6万家,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1万亿元。如何让企业留下来且留得住,南通政法机关着眼企业现实发展、创新发展、长远发展,以用户思维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不断优化执法司法服务质量,以良法善治推动建设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添劲助力。 政务服务便捷高效 “上午递交材料,下午就办下来了,该准备什么该在哪里办,‘一张图’上有详细攻略。”来自安徽的任清锋准备在南通开旅馆,原本认为需要不少时间办理许可证,没想到他按“图”索骥备好4类申报材料,一次申报,拿到证第二天旅馆就开业。 任清锋口中的“一张图”是南通公安机关创新打造的便民惠企线上服务向导。这是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范围内,公安系统服务群众和企业网上覆盖面最全的“一张图”,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明确标明公安便民服务点位、项目,各个项目如何办、办多久都有明确说明,让办事企业、群众一目了然。 自“一张图”上线运行以来,96项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压缩时限81.4%;12个警务工作站创新巡处一体化响应提升街面出警速度62.7%。 近年来,南通市公安局以推进公安政务服务管理改革为牵引,着力打造“助企安全顾问团”“驻商会警务服务站”“驻企警务室”和公安综合窗口等平台载体,持续深化涉企案件办理“报案快理、案件快侦、损失快追”“三快”机制。 目前,全市已建成商会警务服务站161家,并依托服务站建成22个“公安、工商联、商会”一站三方党建联盟。2023年,全市公安机关侦办涉企经济案件151起,挽回损失73349.44万元。 近年来,南通政法机关围绕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助企发展法治护航、驻企保障提档升级、涉企诈骗常治长效、矛盾纠纷联调快处和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六个方面,打造企业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发布各级政策4184条,市一级兑现资金11.49亿元,惠及企业4127家(次),为近7000家规上企业、2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点单”式服务,实现企业“诉求直报”,法治服务“随叫随到”。 法治护航链上发力 法治既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营商环境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此前,南通市委政法委出台营造公正透明法治化营商环境27条举措,以各类经营主体法治需求为导向,从权力主体、治理方式、制度体系层面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建立以法治服务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的“三服务”框架,为企业加快发展保驾护航。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27条举措将“保产业链稳定”“补产业链短板”作为重点内容,持续优化“产业链+法律服务”,推动法律服务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构建了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体系。 目前,该市已建成16个产业链法律服务团持续跟踪服务全市16条优势产业链,8个县(市、区)聚焦本地特色产业链,形成“一县一特色、一县一优势”的产业链服务组织网络,有效整合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和仲裁等服务资源。 同时,该市还成立由500名个人成员和58个团体成员组成的公共法律服务团,深度对接全市16个产业园区,常态化设置“律动江海 法约三市”流动公益法律服务点,在依法经营指导、纠纷防范化解、企业风险防控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政府打造硬支撑、市场提供软环境、法治保障硬实力“三位一体”的体系保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法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此外,南通整合行政力量和行业协会服务资源,在建成家纺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高技术船舶“产业链+法律服务”党建工作联盟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建筑行业、医疗设备行业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并与南京、扬州等地开展对接联动,建立跨区域产业链法律服务协作机制,助推南通特色产业升级。 积极创新优化举措 此前,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某服装企业为上游发包老板制作假冒国际大牌服装案时,发现其中一家涉案的代加工企业涉案金额不到15万元。后经了解,该企业接到加工订单一般不会询问贴牌商标来源,也不关心是否侵权,只要有利润就会做。 “办了一个案子、垮了一个企业、下岗一批职工,这不是我们办案想看到的结果。”该院检察长曹卫星表示,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应秉持执法与服务并重、依法处置与正向疏导相结合的精神,努力实现企业“换羽重生”。 为此,该院在办理案件的同时,主动对接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合同风险防控等服务,制发法律风险提示函并决定开展涉案企业合规工作,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做好“售后服务”。整改期间,企业聘请知识产权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建立“层级审批”“交叉审查”“一票否决”机制,在安全生产、劳动人事、财税管理等方面都更加规范。3个月后,经专家组评估,企业顺利通过合规验收。经过一年多时间,该涉案企业已成功打造了自有品牌,打开了销路并实现盈利。 2023年,南通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推动企业依法守规经营。通过合规建设,诸多涉案企业得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继续发挥供应市场、创造税收、提供就业等经济和社会价值。 此外,市中级人民法院细化“万事好通”新66条法院工作方案,将市场主体体验摆在突出位置,涉企案件审理天数缩短7天,首次执行结案用时缩短9天。全市法院服务保障“放管服”改革,审结行政许可、行政登记等案件167件,优化便捷透明的市场准入环境;畅通经营主体破产退出通道,审结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1536件,化解债务160亿元,保障58个在建项目、488个质保期内工程正常运营。 “为了找到‘落脚地’,我们陆续前往30余个地市考察,最终选择落户南通,就是看重这里的营商环境。”南通开发区智性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颇为感慨地说道。 一年来,全市政法机关创新完善执法司法联动制约监督、跨部门联合执法、综合查一次等机制,推广“信用+双随机”、触发式监管等方式,压减非重点领域检查频次。修订升级免罚轻罚清单4.0版,覆盖面居全省首位,为4010家经营主体免罚轻罚。在全省率先开展容缺受理改革试点,第一批可容缺受理事项清单覆盖26个部门139项事项。
|
|
按“图”索骥今天申报明天开业
|
南通以良法善治推动建设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
|
|
( 2024-03-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 本报通讯员 陈 相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新登记经营主体14.4万户,其中企业5.6万家,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1万亿元。如何让企业留下来且留得住,南通政法机关着眼企业现实发展、创新发展、长远发展,以用户思维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不断优化执法司法服务质量,以良法善治推动建设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添劲助力。 政务服务便捷高效 “上午递交材料,下午就办下来了,该准备什么该在哪里办,‘一张图’上有详细攻略。”来自安徽的任清锋准备在南通开旅馆,原本认为需要不少时间办理许可证,没想到他按“图”索骥备好4类申报材料,一次申报,拿到证第二天旅馆就开业。 任清锋口中的“一张图”是南通公安机关创新打造的便民惠企线上服务向导。这是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范围内,公安系统服务群众和企业网上覆盖面最全的“一张图”,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明确标明公安便民服务点位、项目,各个项目如何办、办多久都有明确说明,让办事企业、群众一目了然。 自“一张图”上线运行以来,96项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压缩时限81.4%;12个警务工作站创新巡处一体化响应提升街面出警速度62.7%。 近年来,南通市公安局以推进公安政务服务管理改革为牵引,着力打造“助企安全顾问团”“驻商会警务服务站”“驻企警务室”和公安综合窗口等平台载体,持续深化涉企案件办理“报案快理、案件快侦、损失快追”“三快”机制。 目前,全市已建成商会警务服务站161家,并依托服务站建成22个“公安、工商联、商会”一站三方党建联盟。2023年,全市公安机关侦办涉企经济案件151起,挽回损失73349.44万元。 近年来,南通政法机关围绕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助企发展法治护航、驻企保障提档升级、涉企诈骗常治长效、矛盾纠纷联调快处和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六个方面,打造企业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发布各级政策4184条,市一级兑现资金11.49亿元,惠及企业4127家(次),为近7000家规上企业、2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点单”式服务,实现企业“诉求直报”,法治服务“随叫随到”。 法治护航链上发力 法治既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营商环境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此前,南通市委政法委出台营造公正透明法治化营商环境27条举措,以各类经营主体法治需求为导向,从权力主体、治理方式、制度体系层面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建立以法治服务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的“三服务”框架,为企业加快发展保驾护航。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27条举措将“保产业链稳定”“补产业链短板”作为重点内容,持续优化“产业链+法律服务”,推动法律服务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构建了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体系。 目前,该市已建成16个产业链法律服务团持续跟踪服务全市16条优势产业链,8个县(市、区)聚焦本地特色产业链,形成“一县一特色、一县一优势”的产业链服务组织网络,有效整合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和仲裁等服务资源。 同时,该市还成立由500名个人成员和58个团体成员组成的公共法律服务团,深度对接全市16个产业园区,常态化设置“律动江海 法约三市”流动公益法律服务点,在依法经营指导、纠纷防范化解、企业风险防控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政府打造硬支撑、市场提供软环境、法治保障硬实力“三位一体”的体系保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法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此外,南通整合行政力量和行业协会服务资源,在建成家纺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高技术船舶“产业链+法律服务”党建工作联盟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建筑行业、医疗设备行业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并与南京、扬州等地开展对接联动,建立跨区域产业链法律服务协作机制,助推南通特色产业升级。 积极创新优化举措 此前,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某服装企业为上游发包老板制作假冒国际大牌服装案时,发现其中一家涉案的代加工企业涉案金额不到15万元。后经了解,该企业接到加工订单一般不会询问贴牌商标来源,也不关心是否侵权,只要有利润就会做。 “办了一个案子、垮了一个企业、下岗一批职工,这不是我们办案想看到的结果。”该院检察长曹卫星表示,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应秉持执法与服务并重、依法处置与正向疏导相结合的精神,努力实现企业“换羽重生”。 为此,该院在办理案件的同时,主动对接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合同风险防控等服务,制发法律风险提示函并决定开展涉案企业合规工作,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做好“售后服务”。整改期间,企业聘请知识产权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建立“层级审批”“交叉审查”“一票否决”机制,在安全生产、劳动人事、财税管理等方面都更加规范。3个月后,经专家组评估,企业顺利通过合规验收。经过一年多时间,该涉案企业已成功打造了自有品牌,打开了销路并实现盈利。 2023年,南通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推动企业依法守规经营。通过合规建设,诸多涉案企业得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继续发挥供应市场、创造税收、提供就业等经济和社会价值。 此外,市中级人民法院细化“万事好通”新66条法院工作方案,将市场主体体验摆在突出位置,涉企案件审理天数缩短7天,首次执行结案用时缩短9天。全市法院服务保障“放管服”改革,审结行政许可、行政登记等案件167件,优化便捷透明的市场准入环境;畅通经营主体破产退出通道,审结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1536件,化解债务160亿元,保障58个在建项目、488个质保期内工程正常运营。 “为了找到‘落脚地’,我们陆续前往30余个地市考察,最终选择落户南通,就是看重这里的营商环境。”南通开发区智性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颇为感慨地说道。 一年来,全市政法机关创新完善执法司法联动制约监督、跨部门联合执法、综合查一次等机制,推广“信用+双随机”、触发式监管等方式,压减非重点领域检查频次。修订升级免罚轻罚清单4.0版,覆盖面居全省首位,为4010家经营主体免罚轻罚。在全省率先开展容缺受理改革试点,第一批可容缺受理事项清单覆盖26个部门139项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