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北京通州法院多措并举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 广西中渡监狱着力构建多元解纷新模式
· 连云港公安切实织密民生防护网
· 用心用情用力打通群众信访服务“最后一公里”
· 深圳福田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
· 吉林镇赉公安助失联23年女子与家人团聚
· 图片新闻
· 莆田城厢法院暖心护企健康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一团:
用心用情用力打通群众信访服务“最后一公里”

( 2024-03-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章  浩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一团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有效方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不断规范线上线下受理、办理程序,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个信访件,全力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多亏‘大山’的调解,帮我把欠款要回来了。”该团五连职工刘某提起大山调解工作室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去年年初刘某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了七十一团职工熊某的30亩地,去年年底,双方为返还的6700元农业惠民补贴资金归属问题产生纠纷。于是,刘某来到大山调解工作室求助。通过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最终熊某退还给刘某部分费用。
  “大山”是七十一团综治中心副主任赵英新,职工群众都称他是“知心朋友”。在政法系统工作近20年的赵英新,已累计调解各类纠纷2000余件,成功率达99%。
  九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沙拉古丽·加马白克是职工群众眼里的“热心人”,“沙书记调解工作室”也成了职工群众温暖的“家”。
  沙拉古丽·加马白克调处矛盾纠纷以“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为原则,注重发挥基层工作的主动性,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00件(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0起,受到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七十一团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快捷、高效、灵活的特点,不断探索建立多层次、宽领域覆盖的全域式人民调解新模式,凸显人民调解品牌特色,创建品牌调解室两个,科学设置人民调解委员会16个,聘用人民调解员112人。同时,在全团设置网格和子网格,动员志愿者参与其中,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第一环节解决信访和职工群众诉求,推动调解工作向纠纷源头防控延伸,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覆盖。
  2023年,七十一团办理信访案件75件(次),涉及金额540余万元;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1余件,涉及金额107.6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9%。
  前不久,七十一团推进民宿发展交流座谈会在七连召开,该团党委书记、政委史化鹏和信访办工作人员与20余名职工群众交流民宿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矛盾纠纷问题,并普及相关政策法规知识。
  “在座谈过程中,工作人员给我们普及了开民宿、住民宿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尤其讲解了在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纠纷时,该怎么处理,使我受益匪浅。”七十一团花果山旅游专业合作社社员师进喜激动地说,“现场学习了政策法规相关知识,增强了我们发展旅游业的信心。”
  “现在,我们邻里关系特别好、特别和谐,即使有些矛盾,找调解员就调解好了,如果矛盾大了,找团里信访办就能圆满解决。”七连退休职工楼丽萍说。
  近年来,七十一团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通过以信访联席会议形式,统筹推动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多单位协同联动方式,创新建设温馨舒适“服务站”、各类信息“收集站”、移送转办“中转站”、矛盾纠纷“化解站”、困难诉求“终点站”,打造“五站一体”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吸附在当地,做到各种矛盾纠纷和信访诉求发现得早、化解得了、处理得好。
  “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和矛盾,做到小事不出连、大事不出团、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史化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