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用政法“服务指数”保障市场“发展指数”
· 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实事
· 推动精简不必要节庆论坛展会等
· 严厉打击近视防控相关虚假宣传
· 矛盾纠纷化解“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 安徽检察深化食药领域公益诉讼工作
· 郴州集中销毁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 图片新闻
· 海南评选2023年十佳法律援助案例
· 昆明公安发布便民利企服务36项举措

矛盾纠纷化解“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清远清新打造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解纷阵地

( 2024-03-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邓君
□ 本报通讯员 梁彦

  “没想到问题反映后,工作人员这么快就给我们协调解决了。”今年春节前夕,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务工的方先生收到拖欠的工资后激动地说。据了解,该起劳资纠纷的高效化解得益于清新区多元共治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综合服务中心)的建成运营。
  春节前,20多名工人来到综合服务中心反映被公司拖欠工资的遭遇,中心工作人员马上联系工程承建公司了解情况。随后,综合服务中心利用“中心吹哨”协调联动机制,借助平台优势,迅速联合清新区信访局、区人社局等部门商讨并制定解决方案。随后又组织公司与工人现场协商,按照“每核对一份工资表,现场签订一份协议”的方式重新核对工资,同时充分调动区、镇两级调解力量,耐心释法明理,纾解双方心结。经过一天半的协商,双方握手言和。
  “当前,综合服务中心正充分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的统筹优势,不断强化职能部门工作合力,让‘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成为现实。”清新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中,清新区委政法委把创新阵地建设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打造融合区、镇、社区三级元素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品牌——清新区多元共治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为克服之前综治中心部门职能边界不明、区镇之间联动效能不高等弊端,清新区制定出台《清新区“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试行)》和《清新区多元共治综合服务中心运行工作机制》,加强建立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据了解,清新区委政法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通知》后,清新区政法各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专业和职能优势,常态化建立流转处置、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多元化解、快速处理矛盾纠纷的治理格局。
  其中,清远市公安局清新分局强化民意主导警务,在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平安防线工作站,并安排擅长做群众工作的专职社区民警陈社坚到工作站,提炼形成了“坚哥五步调解法”,助力矛盾双方消除心理困惑和疑虑,化解矛盾。
  清新区人民法院设立了诉前和解服务站和康哥调解工作室,多名工作人员常驻“一站一室”办公,打造畅通、便捷、高效“绿色通道”,确保为协助处理矛盾纠纷提供专业法律意见。
  清新区司法局多元解纷工作站进驻后,在开展调解工作的同时,对于人民调解已调解成功的案件,协助当事人进行法院司法确认服务,深入推进“一站式”综合调处平台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数据显示,综合服务中心启用以来,群众诉求服务台共受理处理案件317宗。清新区委政法委综治工作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综合服务中心将继续严格落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首问责任、即接即办、限时办结、督查督办、考核评价等制度,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奋力打造具有清新特色的“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