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在3月4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3年,为推动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工作开好局,全国政协常委会着重在四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牢履职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政治培训,提高政治能力和履职本领;完善工作制度体系,夯实履职制度基础;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调研议政质量。 报告明确,2024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献计出力,致力于画好最大同心圆。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重实情、做实功、务实效,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调研于协商之前 2023年,全国政协常委会把握人民政协工作定位和特点,对协商议政工作进行全流程规范和优化,在“深、实、细、准、效”上持续用力。 报告显示,全国政协常委会坚持调研于协商之前,贯彻中共中央大兴调查研究要求,制定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意见,探索建立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跨专门委员会的专题研究制度,针对协商议政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组织力量跟进研究,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把问题研深议透。改进重要协商会议筹备组织工作,增强参会委员专业性和代表性,创造条件帮助委员掌握情况、熟悉政策,促进深度协商互动、广泛凝聚共识。从1755个建议议题中遴选出21个重点协商议政题目,围绕中心任务和群众期盼协商议政、建言资政。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吕红兵真切地感受到,坚持调研于协商之前,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把问题研深议透,已经成为政协的一项制度、委员的一种习惯。 “诚如委员们所言——无调研,不提案。去年我就参与了有关科普法修改、法治宣传教育法制定等重要项目的调研,受益匪浅,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建议、提交提案。”吕红兵说,只有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才能真切了解到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真正掌握情况、熟悉政策,才能拓展议政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 助推保障和改善民生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助推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全国政协常委会在2023年做的主要工作之一。 创新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创办“委员科学讲堂”,开展“科普万里行”活动,组织委员面向青少年、基层群众等举办科普讲座、法治宣讲等44场次;开展“政协委员企业进校园促就业”和医卫、体育、文化、科技“下基层惠民生”等活动,组织委员开展捐资助学、扶残助弱、技术培训、法律援助、项目帮扶等服务群众活动2480项……一年来,全国政协常委会引导广大委员担当尽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 “这是一份关注民生、求实奋进的报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说,2023年,人民政协坚持履职为民,引导委员立足实际服务群众,全力以赴协助党和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奋力书写履职为民新答卷。 “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组织协商议政活动,助力办好民生实事,广泛汇聚团结奋斗正能量,推动委员强化责任担当,团结引领各党派、团体、各界委员履职尽责,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心聚力。报告对过去一年成就的总结,为全体委员鼓舞了士气,极大地坚定了我们在今年强化履职担当的信心与决心。”李迎新说。 增强对策建议前瞻性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献计出力,是全国政协常委会2024年的一个主要任务。 报告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履职建言。要实施好中共中央批准的全国政协2024年协商计划,强化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发挥界别优势,大兴调查研究,深入一线了解实践创造的鲜活经验、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政策实施的难点堵点,增强对策建议前瞻性和精准度,拓展议政建言深度,提高民主监督实效,践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更好服务科学民主决策,助推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工作,对我们的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商文江表示,作为一名教育界委员,要注重把自己所在领域的理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真正能够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要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紧扣‘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履职建言,发挥政法强校的优势助力法治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商文江说。 本报北京3月4日讯
|
|
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
|
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解读
|
|
|
( 2024-03-0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在3月4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3年,为推动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工作开好局,全国政协常委会着重在四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牢履职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政治培训,提高政治能力和履职本领;完善工作制度体系,夯实履职制度基础;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调研议政质量。 报告明确,2024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献计出力,致力于画好最大同心圆。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重实情、做实功、务实效,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调研于协商之前 2023年,全国政协常委会把握人民政协工作定位和特点,对协商议政工作进行全流程规范和优化,在“深、实、细、准、效”上持续用力。 报告显示,全国政协常委会坚持调研于协商之前,贯彻中共中央大兴调查研究要求,制定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意见,探索建立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跨专门委员会的专题研究制度,针对协商议政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组织力量跟进研究,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把问题研深议透。改进重要协商会议筹备组织工作,增强参会委员专业性和代表性,创造条件帮助委员掌握情况、熟悉政策,促进深度协商互动、广泛凝聚共识。从1755个建议议题中遴选出21个重点协商议政题目,围绕中心任务和群众期盼协商议政、建言资政。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吕红兵真切地感受到,坚持调研于协商之前,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把问题研深议透,已经成为政协的一项制度、委员的一种习惯。 “诚如委员们所言——无调研,不提案。去年我就参与了有关科普法修改、法治宣传教育法制定等重要项目的调研,受益匪浅,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建议、提交提案。”吕红兵说,只有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才能真切了解到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真正掌握情况、熟悉政策,才能拓展议政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 助推保障和改善民生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助推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全国政协常委会在2023年做的主要工作之一。 创新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创办“委员科学讲堂”,开展“科普万里行”活动,组织委员面向青少年、基层群众等举办科普讲座、法治宣讲等44场次;开展“政协委员企业进校园促就业”和医卫、体育、文化、科技“下基层惠民生”等活动,组织委员开展捐资助学、扶残助弱、技术培训、法律援助、项目帮扶等服务群众活动2480项……一年来,全国政协常委会引导广大委员担当尽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 “这是一份关注民生、求实奋进的报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说,2023年,人民政协坚持履职为民,引导委员立足实际服务群众,全力以赴协助党和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奋力书写履职为民新答卷。 “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组织协商议政活动,助力办好民生实事,广泛汇聚团结奋斗正能量,推动委员强化责任担当,团结引领各党派、团体、各界委员履职尽责,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心聚力。报告对过去一年成就的总结,为全体委员鼓舞了士气,极大地坚定了我们在今年强化履职担当的信心与决心。”李迎新说。 增强对策建议前瞻性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献计出力,是全国政协常委会2024年的一个主要任务。 报告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履职建言。要实施好中共中央批准的全国政协2024年协商计划,强化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发挥界别优势,大兴调查研究,深入一线了解实践创造的鲜活经验、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政策实施的难点堵点,增强对策建议前瞻性和精准度,拓展议政建言深度,提高民主监督实效,践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更好服务科学民主决策,助推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工作,对我们的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商文江表示,作为一名教育界委员,要注重把自己所在领域的理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真正能够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要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紧扣‘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履职建言,发挥政法强校的优势助力法治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商文江说。 本报北京3月4日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