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 在厦门,遇见美好,遇见美丽中国
· 规范罚款让营商环境更优
·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加快推进
· 图片新闻
· 为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注入人才动力
· 全民参与共筑多元解纷防线
· 全国人大代表陈海仪:小小“心育亭”温暖“少年心”
· 春运返程路上的“守夜人”

在厦门,遇见美好,遇见美丽中国

( 2024-02-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张维
  
  在福建厦门,总是能遇见美好。
  满眼望去皆是绿色,处处可见秀丽景色:筼筜湖,碧波荡漾、白鹭翩跹;五缘湾,海天一色,候鸟絮语;杏林湾,一步一景,鸬鹚成片;鼓浪屿,绿树红瓦,交相辉映;埭头溪,步桥逶迤,粉黛纷飞;马銮湾畔,小桥流水,花香扑鼻;下潭尾红树林,青翠怡人,生机盎然;环东浪漫线,碧海银滩,别有意趣……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这便是厦门。“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如今的厦门,是当之无愧的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正成为展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窗口。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1988年3月30日,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了一场专题会议,主题就是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在这次会上,厦门市成立了筼筜湖治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市长亲自抓治湖”“市财政今明两年每年拨1000万元”,并创造性地将治湖方略总结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拉开了筼筜湖综合治理序幕。从筼筜湖综合治理出发,30多年来,厦门积极推进“海域、流域、全域”生态保护修复,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起步:依法治湖是治理成功的关键
  厦门的美,有诸多盖章认证——28项国家级、国际级生态领域荣誉加身,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包括“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副省级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
  厦门并非一直都如此之美。论及这幅美丽新画卷的起笔之处,筼筜湖治理是公认的答案。
  “最爱月斜潮落后,满江渔火列筼筜。”这一美景即描述曾经作为内湾渔港的筼筜湖,“筼筜渔火”也正是厦门历史上的八大景之一。但是,20世纪80年代的筼筜湖却是“臭名在外”——经过围海造田、筑堤围湖,筼筜港变成了近乎封闭的筼筜湖。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蚊蝇滋生、鱼虾绝迹。
  从1989年市政府颁布《筼筜湖管理办法》,到后来的升级版《厦门市筼筜湖管理办法》,再到实施地方性法规《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厦门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推进治湖。1994年获得经济特区立法权后,厦门制定的首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这部法规迄今已3次修订完善。随着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厦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也随之不断加固筑牢。
  如厦门市副市长张志红所说:“治理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有升级配套的制度护航,实现了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的转变。”
  拓展:由重点治理向全域保护铺开
  “20字方针”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筼筜湖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昔日黑臭的筼筜湖已蝶变为今日的“城市会客厅”,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而“20字方针”的意义远远超于筼筜湖之外,它的影响极其深远。在经济特区建设起步和加速阶段,厦门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及时规避了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势头。城市生态价值观念的觉醒和知行合一的魄力,在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阶段展露无遗。
  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敢为人先的治理行动在厦门开展起来。在筼筜湖治理的同时,厦门成立了市政府海洋管理办公室,在全国率先组建专业化海上保洁队伍,设立国家自然保护区,与国际组织合作实施海岸带综合治理。严禁引进重污染项目,合理布局工业集中区,推动主城区企业搬迁及升级改造。加强砂石管理和风景资源保护,实施裸露山体复绿工程,推进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其后,厦门吹响了海湾型城市建设的号角,在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的同时,着力促进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绿色厦门”迈向“生态厦门”。
  在这一阶段,厦门持续推进筼筜湖综合治理,相继开展了海沧湾、五缘湾、杏林湾、同安湾、马銮湾5个湾区综合整治与开发工程,为实现城市海湾发展创造条件。并以沙滩修复及红树林岸线重构为重点,加大滨海岸线保护与修复力度,打造了国际著名浪漫海岸线,实施厦金海域漂浮垃圾治理计划。
  “这是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拓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重点治理向全域保护铺开,思想理念进一步提升,深入探索海湾型城市永续发展之钥。”张志红说。
  治理成效非常显著。以五缘湾为例,这个曾经被认为不适合居住的地方通过多年建设,新客厅雏形已经形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如今的五缘湾与筼筜湖一东一西,犹如镶嵌在厦门岛上的两颗明珠,1月底还入选福建省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五缘湾还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栗喉蜂虎的自然栖息地。很难想象,2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滩涂、鱼塘和垃圾堆放场。
  “我们下决心把海堤打开,把近7000万立方米的泥沙清干净,引水入湾,把很多陆域还给大海。”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潘世建说,“生态环境保护是为这个城市的明天,更重要的是为人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
  跃升:主动加强制度建设科技运用
  从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厦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从山顶到海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绘就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素质高颜值新画卷。
  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峰上的军营村,是厦门海拔最高的村落,曾是厦门最贫穷的村庄之一。20世纪80年代,为了炒制茶叶、发展茶产业,村民们纷纷上山砍伐森林,山上成了一片片光秃秃的“癞痢头”。这一现象直到后来“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理念的提出与实践。“山上戴帽”就是限制人为乱砍滥伐,而“山下开发”则是利用当地高山地理条件,发展多种特色生态农业。如今,军营村已蜕变成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幸福村。
  在这一阶段,厦门提高海洋依法管控能力,统筹推进海域综合整治、近岸海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加快发展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扩大区域和国际交流合作。“试点先行+全面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率先在全国建立下游对上游的生态补偿机制。彻底整治露天矿山,建成山海健康步道系统。探索“多规合一”,以绿色低碳理念统筹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全市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这一阶段是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跃升阶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主动加强制度建设和科技运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厦门力量。”张志红说。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余兴光说,厦门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厦门实践”中有诸多成功经验和创新性做法值得向全球推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