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徐鹏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1月24日,青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青海省省长吴晓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23年,全省生态保护展现新作为,“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高原大地处处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图景。 吴晓军表示,2024年,青海将聚焦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奋力推进更高水平保护。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国家公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回顾2023年生态保护工作,吴晓军说,青海出台了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总体规划,深入开展国家公园示范省巩固提升行动,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在即,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全面完成,成功举办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率先建立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国家公园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木里矿区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收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从严从快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余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下降”,玉树隆宝滩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6%,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土壤环境清洁稳定,党中央、国务院考核青海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结果为优秀。 在2024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生态保护的目标是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能耗强度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完成国家规定目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多措并举推动更高水平保护 如何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奋力推动更高水平保护?吴晓军指出,将从四个方面推进。 编制实施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总体规划,建设管理好三江源国家公园,推动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高标准编制实施青海湖国家公园“1+10”规划,做好昆仑山国家公园和西宁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创新特许经营模式,积极培育国家公园文化。 抓好全面推进美丽青海建设实施意见落实见效,深化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全面彻底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典型案例和反馈问题。实施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扎实推进湟水山水工程,加强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期管护,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加快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工程,统筹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建好零碳产业园区,加快重点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节能改造,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先行先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绿色电力消费体系,落实国家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深化林草碳汇试点,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青海贡献。 深入贯彻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环评源头预防管理体系。织密“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监测预警,优化“河湖长制+林草长制”联动机制,构建更高标准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深化生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推动湟源、祁连等8个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完善黄河、湟水流域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 2023年,青海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十个一”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深入开展“防风险、除隐患、降发案、保平安”专项行动,市县乡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全覆盖,海东市司法局、海晏县金滩乡、达日县检察院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满意度连续11年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青海大地处处绽放平安幸福之花。 同时,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提请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5件、修改废止7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复,满意率100%。 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吴晓军说,2024年将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十个一”工作,持续加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建立接访下访、服务基层长效机制,协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提高城乡社区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立体化、全天候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黑涉恶、“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绘出平安青海建设新“枫”景。 持续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落实机构改革任务,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全力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持续深化政务公开,让政府工作更加阳光透明。
|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
|
|
|
( 2024-01-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徐鹏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1月24日,青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青海省省长吴晓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23年,全省生态保护展现新作为,“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高原大地处处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图景。 吴晓军表示,2024年,青海将聚焦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奋力推进更高水平保护。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国家公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回顾2023年生态保护工作,吴晓军说,青海出台了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总体规划,深入开展国家公园示范省巩固提升行动,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在即,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全面完成,成功举办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率先建立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国家公园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木里矿区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收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从严从快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余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下降”,玉树隆宝滩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6%,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土壤环境清洁稳定,党中央、国务院考核青海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结果为优秀。 在2024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生态保护的目标是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能耗强度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完成国家规定目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多措并举推动更高水平保护 如何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奋力推动更高水平保护?吴晓军指出,将从四个方面推进。 编制实施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总体规划,建设管理好三江源国家公园,推动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高标准编制实施青海湖国家公园“1+10”规划,做好昆仑山国家公园和西宁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创新特许经营模式,积极培育国家公园文化。 抓好全面推进美丽青海建设实施意见落实见效,深化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全面彻底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典型案例和反馈问题。实施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扎实推进湟水山水工程,加强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期管护,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加快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工程,统筹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建好零碳产业园区,加快重点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节能改造,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先行先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绿色电力消费体系,落实国家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深化林草碳汇试点,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青海贡献。 深入贯彻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环评源头预防管理体系。织密“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监测预警,优化“河湖长制+林草长制”联动机制,构建更高标准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深化生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推动湟源、祁连等8个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完善黄河、湟水流域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 2023年,青海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十个一”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深入开展“防风险、除隐患、降发案、保平安”专项行动,市县乡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全覆盖,海东市司法局、海晏县金滩乡、达日县检察院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满意度连续11年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青海大地处处绽放平安幸福之花。 同时,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提请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5件、修改废止7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复,满意率100%。 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吴晓军说,2024年将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十个一”工作,持续加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建立接访下访、服务基层长效机制,协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提高城乡社区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立体化、全天候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黑涉恶、“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绘出平安青海建设新“枫”景。 持续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落实机构改革任务,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全力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持续深化政务公开,让政府工作更加阳光透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