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 德州德城区将基层治理力量拧成一股绳
· 天津西青检察将化解矛盾纠纷贯穿办案全过程
· 深圳东湖街道探索“1+9+N”联调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 绥化“三项机制”确保重大决策事项安全落地
· 国网高阳县供电公司优质高效服务用户
· 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 图片新闻

天津西青检察将化解矛盾纠纷贯穿办案全过程

( 2024-01-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范瑞恒

  一方真诚道歉,另一方不再追究,双方握手言和。这是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检察院近日在慧轩家园社区开展公开听证后的场景。
  上述案件系当事人双方因挪车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造成一方轻伤一级。考虑到嫌疑人认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等因素,为更好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西青区检察院拟对嫌疑人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基于此,为更好接受群众监督,最大限度发挥“以案释法”的效能,西青区检察院将公开听证搬到了双方当事人的家门口,并邀请社区群众、居委会工作人员现场观摩,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这也是西青区检察院聚焦检察职能,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的有益探索。
  西青区流动人口多、社会问题复杂,因偶发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数量较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占比达到80%以上,其中故意伤害案件排名前三,达到10%左右。
  针对辖区具体情况,西青区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坚持“合目的性、合规则性、合理性”,做到小案不“简办”,把矛盾化解贯穿检察办案的各个环节。
  西青区检察院检察长张云琦介绍说,在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环节切实增强亲历性,主动收集、直接接触、全面审查各种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在案件处理中坚持应听证尽听证,积极引入“检调对接”,让双方当事人面对面提交证据、诉说心曲、质证辩论,同时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基层社区工作者及专家学者参加,多方听取意见并加强释法说理,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在法律框架内最大程度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以高质量检察听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办案第一道关口。
  数据显示,西青区检察院坚持在办案中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促成刑事和解750余件,以能动检察真正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