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张海燕 走进上海市建国中路26号,踏着古朴浑厚的木楼梯,“橐橐”声在这近百岁高龄的历史建筑中回荡。多少年来,130户住户混居于此。楼道成了客厅、违章搭建四处蔓延、公共设施破旧老化,住户自嘲为“蜗居”。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地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拥有大量老旧社区,一系列治理难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品质。如今,随着“法治小院”的创建,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法治素养持续提升,这些天价“蜗居”焕发新生机,老百姓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不断增强。 把脉问诊 因居住空间狭小,导致楼道堆物、违法搭建不断蔓延……这曾是建国中路26号的痼疾。近年来,建德居委会创设“法治小院”基层治理工作平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激发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共治、自治的积极性,解决了社区治理中的诸多顽疾、难题。 “从实际来看,这里寸土寸金,任何利益再分配都会引发诸多矛盾,加上老城厢里居住着许多知识分子维权意识强,但平时他们又极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导致社区治理千头万绪、千难万阻。”建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倪菲说,“创建‘法治小院’就是为了打捞那些为数不少的‘沉默声音’,鼓励他们变社区治理的‘旁观者’为‘参与者’。” 据悉,创设“法治小院”是为了推动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统一思想、相向而行,实现“我想”“我能”“我要”三管齐下主动作为。首先在小院内部及周边的配套设施实体化建设方面“问计于民”;其次通过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在小院开展微更新、微改造方面“问智于民”;最后在如何根据居民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方面“问需于民”。 “法治小院”的创设让社区居民商事、议事、解决难事有了主阵地。建德居委会非常顺利地梳理出了老城厢居民区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老”,即居民占用楼道公共面积的老旧思想难以消除;二是“多”,即楼道堆物多、违章搭建多;三是“无”即没有通畅的消防通道、没有充电桩、健身休闲处等公共设施。紧接着,大家又一起通过民主协商,为有效解决和根治这些难题建言献策、集思广益。 “基层治理需要牢固树立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理念,唯有如此,再难的治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建德居民区的实践为我们更好地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样本。”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姚炜说。 依法开方 临近业委会换届选举,一些“热心人”出现在了居民身边。然而殊不知这些人平时默不作声,也难见其参加公益服务……为此,社区居委会干部和法律顾问时刻关注选举动向,及时把这些可能干扰选举的人和事告知居民,确保选举结果依法服众。 “业委会是基层实现多元自治的重要力量,必须从源头上确保选举合法有效,同时在程序上做到流程完备、规范有序,只有这样才能把法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并有一颗为民之心的业委会干部选出来。”瑞金二路司法所负责人沈春卉说,“‘法治小院’将基层选举纳入法治轨道,同时也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据了解,瑞金二路街道在试点基础上,赋予“法治小院”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了将法治规则嵌入社区治理,形成“法治观察、法治协商、法治评议”的治理闭环。具体而言,面对基层治理难题,要求事前通过群众意见箱、法治建议树征询民意;事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物业、法律顾问、专家等多元主体参与民主协商;事后引入第三方专业监督和居民群众民主监督,对民生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 与此同时,瑞金二路街道还通过整合资源,加强联勤联动,创新“七色七心”队伍,即红色初心普法队、橙色安心巡逻队、金色暖心调解队、蓝色放心护管队、绿色贴心服务队、白色纯心医护队、粉色舒心疏导队。七支法治队伍通过共同参与“法治小院”工作,构建了要事联议、矛盾联处、事务联办、服务联评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重塑生机 “没想到小院子还能在我有生之年变成小花园!”建国中路26号老阿姨面对更新后的楼道和院子由衷地赞叹。 走进翻修后的百年老楼,墙面整洁干净,楼道敞亮畅通,原本拥挤不堪杂乱无章的小院子经过微改造,摇身变成了小花园。紫藤花架下休憩区被打造成公共开放的法治议事空间,平时除了居民在这里谈古论今外,社区也在这里开展“百姓说事”“居贤寄语”“感恩教育”“典型创评”等活动。 另外,不远处的“法治小院”办公室集结了普法宣传、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警民联系点等多功能于一体,并设有法治文化图书角、法律顾问接待室,居民可以在此接受沉浸式的普法体验和零距离的法律服务。 如今,“法治小院”已经在瑞金二路的各个居民区广泛扎根,与之一起落地的还有《居民公约》和“道德点评台”,这些基层法治、德治、共治、自治的创举均产生于老百姓的集体智慧和他们的“金点子”。建德社区还组建了上海市第一支居民自治团队,他们定期更新黑板报、公布居民崇法尚德“红黑榜”、收集整理微信公众号上的留言建议、制作社区道德点评刊物、评选社区年度“道德法治模范人物”。 同时在社区党建引领下,党员先锋、热心群众、志愿者与社区内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等需要生活帮扶的特殊群体广泛结对,主动为邻里排忧解难。 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峰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法治小院’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其中蕴藏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
|
|
上海黄浦“法治小院”扮靓老旧社区
|
|
|
|
( 2023-12-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张海燕 走进上海市建国中路26号,踏着古朴浑厚的木楼梯,“橐橐”声在这近百岁高龄的历史建筑中回荡。多少年来,130户住户混居于此。楼道成了客厅、违章搭建四处蔓延、公共设施破旧老化,住户自嘲为“蜗居”。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地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拥有大量老旧社区,一系列治理难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品质。如今,随着“法治小院”的创建,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法治素养持续提升,这些天价“蜗居”焕发新生机,老百姓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不断增强。 把脉问诊 因居住空间狭小,导致楼道堆物、违法搭建不断蔓延……这曾是建国中路26号的痼疾。近年来,建德居委会创设“法治小院”基层治理工作平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激发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共治、自治的积极性,解决了社区治理中的诸多顽疾、难题。 “从实际来看,这里寸土寸金,任何利益再分配都会引发诸多矛盾,加上老城厢里居住着许多知识分子维权意识强,但平时他们又极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导致社区治理千头万绪、千难万阻。”建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倪菲说,“创建‘法治小院’就是为了打捞那些为数不少的‘沉默声音’,鼓励他们变社区治理的‘旁观者’为‘参与者’。” 据悉,创设“法治小院”是为了推动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统一思想、相向而行,实现“我想”“我能”“我要”三管齐下主动作为。首先在小院内部及周边的配套设施实体化建设方面“问计于民”;其次通过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在小院开展微更新、微改造方面“问智于民”;最后在如何根据居民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方面“问需于民”。 “法治小院”的创设让社区居民商事、议事、解决难事有了主阵地。建德居委会非常顺利地梳理出了老城厢居民区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老”,即居民占用楼道公共面积的老旧思想难以消除;二是“多”,即楼道堆物多、违章搭建多;三是“无”即没有通畅的消防通道、没有充电桩、健身休闲处等公共设施。紧接着,大家又一起通过民主协商,为有效解决和根治这些难题建言献策、集思广益。 “基层治理需要牢固树立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理念,唯有如此,再难的治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建德居民区的实践为我们更好地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样本。”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姚炜说。 依法开方 临近业委会换届选举,一些“热心人”出现在了居民身边。然而殊不知这些人平时默不作声,也难见其参加公益服务……为此,社区居委会干部和法律顾问时刻关注选举动向,及时把这些可能干扰选举的人和事告知居民,确保选举结果依法服众。 “业委会是基层实现多元自治的重要力量,必须从源头上确保选举合法有效,同时在程序上做到流程完备、规范有序,只有这样才能把法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并有一颗为民之心的业委会干部选出来。”瑞金二路司法所负责人沈春卉说,“‘法治小院’将基层选举纳入法治轨道,同时也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据了解,瑞金二路街道在试点基础上,赋予“法治小院”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了将法治规则嵌入社区治理,形成“法治观察、法治协商、法治评议”的治理闭环。具体而言,面对基层治理难题,要求事前通过群众意见箱、法治建议树征询民意;事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物业、法律顾问、专家等多元主体参与民主协商;事后引入第三方专业监督和居民群众民主监督,对民生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 与此同时,瑞金二路街道还通过整合资源,加强联勤联动,创新“七色七心”队伍,即红色初心普法队、橙色安心巡逻队、金色暖心调解队、蓝色放心护管队、绿色贴心服务队、白色纯心医护队、粉色舒心疏导队。七支法治队伍通过共同参与“法治小院”工作,构建了要事联议、矛盾联处、事务联办、服务联评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重塑生机 “没想到小院子还能在我有生之年变成小花园!”建国中路26号老阿姨面对更新后的楼道和院子由衷地赞叹。 走进翻修后的百年老楼,墙面整洁干净,楼道敞亮畅通,原本拥挤不堪杂乱无章的小院子经过微改造,摇身变成了小花园。紫藤花架下休憩区被打造成公共开放的法治议事空间,平时除了居民在这里谈古论今外,社区也在这里开展“百姓说事”“居贤寄语”“感恩教育”“典型创评”等活动。 另外,不远处的“法治小院”办公室集结了普法宣传、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警民联系点等多功能于一体,并设有法治文化图书角、法律顾问接待室,居民可以在此接受沉浸式的普法体验和零距离的法律服务。 如今,“法治小院”已经在瑞金二路的各个居民区广泛扎根,与之一起落地的还有《居民公约》和“道德点评台”,这些基层法治、德治、共治、自治的创举均产生于老百姓的集体智慧和他们的“金点子”。建德社区还组建了上海市第一支居民自治团队,他们定期更新黑板报、公布居民崇法尚德“红黑榜”、收集整理微信公众号上的留言建议、制作社区道德点评刊物、评选社区年度“道德法治模范人物”。 同时在社区党建引领下,党员先锋、热心群众、志愿者与社区内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等需要生活帮扶的特殊群体广泛结对,主动为邻里排忧解难。 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峰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法治小院’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其中蕴藏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
|
|
|